正文 中藥生物藥劑學分類係統的多成分溶出評價方法在葛根芩連片中的應用(1 / 3)

中藥生物藥劑學分類係統的多成分溶出評價方法在葛根芩連片中的應用

中藥生物藥劑學分類係統專題

作者:隗麗 汪國鵬 董玲 唐明敏 張雷 朱美玲 劉洋

[摘要] 該研究是中藥生物藥劑學分類係統(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MMBCS)用於中成藥評價的實例,重點評估可能影響多成分吸收時序的溶出同步性問題。實驗采用HPLC測定複方葛根芩連片中9種成分在不同溶出介質中不同時間點的累積溶出百分率,繪製體外溶出曲線,采用相似因子(f2)和聚類分析進行溶出曲線的相似性比較分析,結果表明在水介質中,峰7和峰8(黃芩苷)所代表的成分與2號參比峰(葛根素)相似性較差,相似因子均為43;在pH 7.4介質中,峰7和峰8(黃芩苷)所代表的成分與2號參比峰(葛根素)相似性較差,相似因子分別為31和45;其他介質中各峰所代表的成分與2號參比峰(葛根素)均相似性較好。該實驗表明峰3,4,5和6(小檗堿)所代表的成分與2號參比峰(葛根素)具有完全同步溶出的特性;峰1和峰9所代表的成分與2號參比峰(葛根素)具有基本完全同步溶出的特性;峰7和峰8(黃芩苷)所代表的成分與2號參比峰(葛根素)不具有同步溶出的特性。

[關鍵詞] 葛根芩連片;溶出度;相似因子;聚類分析

[收稿日期] 2014-07-18

[基金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1473362);北京中醫藥大學創新團隊發展計劃項目(2011-CXTD-13)

[通信作者] *董玲,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新劑型給藥係統研究,Tel:(010)64286245,E-mail;*劉洋,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藥物代謝研究,Tel:(010)84738629,E-mail

[作者簡介] 隗麗,碩士研究生,E-mail

多成分多靶點的中藥特點已經成為學術界共識[1],中藥複方的作用與複方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和配比關係密切。而固體製劑中藥物發揮治療作用需要經過藥物溶出和吸收2個關鍵步驟。因此,在研製中藥複方釋藥係統中,使兩者處於良好的匹配狀態,才能確保中藥各組分不僅能吸收完全,而且可以確保中藥複方各組分按照比例吸收[2]。中藥生物藥劑學分類係統設立的主要目的是在藥物發現階段(discovery)對中藥多成分整體的生物藥劑學特征評價,並為下一步的藥物開發階段(development)提供劑型選擇支持和成藥性保障,主要利用溶解性和滲透性作為科學框架的分類依據。對已上市中成藥的評價,CMMBCS也能起到積極作用,此時更適合於采用溶出度評價方法,結合中藥多成分的特點,建立符合中藥特色的溶出評價體係。因此,本研究采用中醫經典《傷寒論》[3]中葛根芩連湯的現代製劑葛根芩連片,探索其多成分環境下的主要成分溶出規律及特點,重點考察可能影響成分吸收時序的多成分溶出同步性問題。

1 材料

1.1 儀器

Waters液相色譜係統(600四元泵,美國Waters公司),2487雙波長紫外檢測器,Empower2工作站;電子分析天平(BT-25S,北京賽多利斯儀器有限公司);pH酸度計(FE20,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智能溶出儀(ZRS-8G,天津天大天發有限責任公司)。

1.2 藥物

葛根素對照品(批號110752-200912),黃芩苷對照品(批號110715-201117),鹽酸小檗堿對照品(批號110713-200911)均購買於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葛根芩連片(陝西利君現代中藥有限公司,批號110201005,規格0.3 g)。

1.3 試劑

甲醇(色譜級)購買於Fisher公司(美國);娃哈哈純淨水購買於娃哈哈集團公司(中國杭州)。三乙胺、鹽酸、磷酸二氫鉀、磷酸氫二鉀、氫氧化鈉、一水枸櫞酸、磷酸氫二鈉等試劑(均購自北京化工廠)都為分析純。

2 方法

2.1 溶液製備

2.1.1 對照溶液配置 取裝量差異項下的片劑,除去包衣,研細,精密稱取適量(約相當於1片的平均質量),加適量甲醇使溶解,加溶出介質製成每1 mL中約含0.6 mg藥物的溶液,作為對照溶液。

2.1.2 溶出介質配製 pH 1.0鹽酸溶液配製:量取鹽酸溶液9 mL,加水稀釋至1 000 mL,即得;pH 4.0緩衝液配製:取一水枸櫞酸12.90 g,取磷酸氫二鈉27.25 g,加水1 000 mL溶解,即得;pH 6.8緩衝液配製:取磷酸二氫鉀1.70 g和磷酸氫二鉀1.78 g,加水溶解稀釋至1 000 mL,即得;pH 7.4緩衝液配製:取磷酸二氫鉀6.81 g,加0.1 mol·L-1氫氧化鈉溶液395 mL稀釋至1 000 mL,即得。

2.2 溶出度試驗條件

采用《中國藥典》2010年版溶出方法及模擬人體消化道體內環境的5種溶劑分別測定。具體操作如下:取本品,照溶出度測定法(藥典2010年版二部附錄XC)[4],方法為槳法,轉速為100 r·min-1;溶出介質為模擬人體生理環境的5種pH溶液;取樣20 mL,並及時補液,取出的溶液置於蒸發皿中揮幹,再用1 mL純淨水溶解,過0.45 μm微孔濾膜,即得供試樣品;取樣時間為5,10,15,30,45,60 min。

2.3 溶出度測定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根據相關參考文獻[5],色譜條件為:Thermo Scientific,Hypersil C18色譜柱(4.6 mm × 250 mm,5 μm);流速1.0 mL·min-1;檢測波長270 nm;柱溫室溫;進樣量10 μL;流動相:流動相A為緩衝溶液(1%三乙胺,1%乙酸,用磷酸調pH到3.0),B為甲醇,梯度洗脫程序為:0~12 min,24%B;12~13 min,24%~28%B;13~19 min,28%B;19~20 min,28%~33.8%B;20~37.5 min,33.8%B;37.5~38.5 min,33.8%~41%B;38.5~60 min,41%~75%B。

2.3.1 轉速的選擇 采用藥典2010年版二部附錄XC第二法裝置,以900 mL水為溶劑,測定前對儀器裝置進行必要的調試,使槳葉底部距溶出杯的內底部(25±2) mm。分別量取經脫氣處理的去離子水,置各溶出杯內,待溶出介質溫度恒定在(37±0.5) ℃後,將供試品投入溶出杯中,轉速選擇100,75,50 r·min-1試驗,於5,10,15,30,45,60 min時取樣測定溶出量(多成分累積溶出度加和)。從結果可知,確定本品溶出度測定轉速為100 r·mi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