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潘大虎又偷東西(1 / 2)

晚上,對著月光,王鎮長家的院子裏可是十分的熱鬧。今天的飯桌上的人可特別的多,王鎮長,王大嬸,於曉飛,沈月,孫毅,李冰,陳老師,蘇老,蘇茜,蔡世英。這滿滿的一桌剛剛好10個人!都趕上過年的時候的團圓飯了!

“今天這可真是高興啊,這迎來了蘇老先生和蘇小姑娘,還有蔡老師,我作為陸豐鎮的鎮長啊,在這裏先幹為敬!”王鎮長說著就拿起一碗酒要喝下去。

王鎮長手臂上的傷雖然還沒有好,王大嬸、於曉飛也都勸著王鎮長暫時先不要喝酒了。可是這王鎮長嗜酒如命啊,每到關鍵時刻,王鎮長總是有理由能夠喝上幾杯。

這飯桌上大家都是十分的開心,偶爾還有鎮上的一些人來串門,熱鬧不已。當於曉飛把蔡世英介紹給眾人的時候,這香港XXX大學校長的名頭一出現便是讓其他人都張大了口十分驚訝。尤其是孫毅這沒見過世麵的小子,蹭蹭蹭地便跑過來握手;陳老師雖說驚訝,但也是沉穩的老教師了,十分客氣地站起來和蔡世英握手。而沈月似乎是聽說過蔡世英的名字,笑著說了那麼幾句;李冰則比較靦腆地說了聲好。

蔡世英對著勝利中學的師資力量也是有些驚訝,名牌大學師範畢業生,專業的音樂老師,看上去活力四射的年輕體育老師。雖然少,但一個個都很精。

這一晚大家都聊的很開心。

王鎮長家住的人已經是爆滿,所以於曉飛把蘇老和蘇茜都安排到了彩鳳家,而蔡世英則是先到老胡家住一個晚上,畢竟第二天就要搭乘老胡的突突突的農用三輪車。

第二天一大早的時候,這蘇老便是起床帶著幾個陸豐鎮上的茶農就上山去采茶了,而蘇茜則是在準備的這陸豐茶葉公司那些機器設備的訂購情況。

而王鎮長、蔡世英還有於曉飛則是坐上了胡大海的農用三輪車突突突的就往陵山縣趕了,蔡世英是要先回一趟自己的家去把其他的事情都準備一下,畢竟自己突然前來一個窮鄉僻壤教書得讓自己的家人知道。而王鎮長和於曉飛則是前去陵山縣新政府去搞一塊地皮,他們需要在陵山縣靠近陸豐鎮的郊外的搞一塊地建廠房。

在汽車站送走了蔡世英,王鎮長和於曉飛便往縣政府那裏去了。

說著簡單,但是這廠房建地的審批流程十分的複雜和反鎖。

唯一值得令人慶幸的就是這陵山縣西北麵靠近陸豐鎮那一部分的廠房很少有人要,背靠著大山,那窮地方三麵環山,一麵靠著陵山縣,交通不便根本就沒什麼用。所以靠著王鎮長在這縣裏麵的人脈,加上這王鎮長那“吃得開”的本事,一個個部門過來倒是一天的時間就把這地皮的手續給辦了下來。

這地皮先是批了下來,這上麵的廠房的審批還得之後再來弄,所以這王鎮長和於曉飛便先是會了陸豐鎮。

兩人一回到這陸豐鎮,便是發現這王鎮長的家裏麵倒是極其的熱鬧。

“我告訴你們啊,這炒茶可是有講究了,炒茶是“殺死”茶葉的過程。鮮葉是活的,因此就會氧化、發酵和改變,生命的本質是改變。隻有以高溫、揉撚“殺死”鮮葉,才能長久保持茶葉獨有的清香和口感。”

於曉飛進去一看便是蘇老在為幾個茶農們講解這炒茶的工藝。

幾個茶農們都是聽得津津有味,以前他們都隻是去山上采下茶葉來,然後隨便炒製一下,就泡來喝茶,農村人嘛,十分樸素,隻當有茶喝那邊是好事了。而這蘇老那可就不同了,蘇老作為一家製茶公司的開創者,這其自己的手藝當然是沒的說,對於好茶的追求在這每一部中都能看出來。

於曉飛看著這院子裏幾籮筐的鮮嫩茶葉,走過去拿起一點看了一下,這采下來的茶葉都不是特別的嫩,但是一點也不老。

於曉飛這幾天為了茶的事情也是查了特別多的資料,原先於曉飛一直以為這關於茶的事情,那肯定是越嫩越好不是嗎?其實不然,這太嫩,這茶的芳香就體現不出來,而太老,味道覺太過苦澀。所以這采茶要挑那些不嫩不老剛剛好的茶葉,這對於采茶人的經驗和眼力都是極大的考驗啊!

“這傳統的炒茶工藝極其複雜,要經過鮮葉攤放、生鍋、熟鍋、初烘、攤涼、複烘、揀剔等多道工藝流程,整個過程對火候和技藝要求非常高,所以與其說這是在製作茶葉,倒不如說,是在製作一件藝術品。”蘇老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