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首久拿不下,怒意愈盛,催動周身鬥氣,使裂岩之斬,斬飛聖王。
眾沙匪嘩然,急讚匪首偉力,略有分神。
豈料聖王乃故意賣招,借匪首之力飛出包圍圈,又以劍斬大地,借漫天飛沙遮蔽身形。
有匪騎持刀疾馳,欲不予聖王空閑也。
怎料飛沙走石中,匪騎生入死出,雙目圓睜,猶不敢信也。
匪民大驚,急趨之,隻見飛沙,不見聖王,遂麵麵相覷。
至於地上,遺有聖王所持之劍耳。
匪首大怒,嗬斥諸人,取聖王所持之劍觀之,麵現喜色。
善哉,聖王所持之劍,器量非凡也。
少傾,有匪民二當家趨馬近之,言聖王遁去藏匿,定不得遠,請匪首遣人細尋之。
匪首沉吟良久,感慨聖王奮戰之英姿,遂不允。
其念曰,聖王人既去,而劍遺此,當以為獻劍求安,識實務者也,不必慮之。
寶劍入手,匪首笑逐顏開,遂召諸匪民歸寨。
二當家麵有憂色,來回踱步,終因勢單力薄,不得強求,強壓疑慮,趨馬歸寨。
是夜,匪首設宴,大宴匪民。
……
————————————
聖王者,神聖之王宰,上界之使徒也。
雖以凡軀降世,亦掌神國於無形。
神國者,神聖之國度,不在三界,不在五行,形質甚上之所也。
凡世之須彌,神國一芥子,誠不可比也。
聖王劍起飛沙以覓良機,動念破虛,遁神國而俯蒼生。
匪民無知,自不得覺。
然神國雖浩瀚,凡世雖微緲,大小之間,自有法度相來往。
縱聖王行之,亦尋聖物為信,好相往來。
匪首拾聖王遺劍歸之,自以為善,焉知其為聖王堪輿哉。
是夜,萬籟俱寂,聖王返塵世,攻其不備,斬匪首於劍下。
然匪首頑抗之時,動靜頗大,驚擾眾匪民。
聖王不以為意,武器作百般變化,屢出奇招,以“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駐我擾,敵疲我打”之作戰精神,與眾匪交戰。
鏖戰良久,待天色泛白,斃敵數十,餘者皆膽裂,逃逸無蹤。
何以聖王白晝不敵而深夜恐怖如斯哉?
實乃聖王非凡人,白晝初臨此界,氣虛力竭,如何能敵?及至深夜,氣力稍複,自然輕易斃敵。
然逃逸者甚眾,聖王憂慮愈甚也。
今日與匪民戰,匪民配合默契,進退有度,其令行禁止更甚官兵。
聖王心下好奇,稍加盤查,方知匪首當家蕭大刀、二當家蕭十二,來曆神秘,另有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