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 之 枝
一棵大樹隻有不斷向外伸展才能夠給這棵樹創造更充足的生長空間。膽商就是你的職業生命樹的樹之枝,隻有大膽開拓,你才會走向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第六章 膽商:不斷拓展更廣闊的生長空間
膽商,就是指一個人膽力、膽識、膽略的度量,它體現了一種冒險精神、前瞻精神、發展精神。具有高膽商的人,一般都具有非凡的膽略,能夠臨危不亂、破釜沉舟、力排眾議;具有果斷決策的魄力,不但能夠發現機遇,更重要的是能夠把握機遇,果斷出擊,毫不猶豫。從現在開始鍛煉你的膽商,更有助於你走向更廣闊的生長空間。
第1節 膽商:不斷拓展更廣闊的生長空間
無論是什麼時代,沒有敢於承擔風險、敢於冒險的膽略和氣魄,都成不了大氣候,隻有大膽開拓,你才會有更廣闊的生長空間。
眾所周知,一棵大樹隻有長得更高,它才能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同樣,工作中,我們隻有大膽開拓,才會有更廣闊的生長空間。
有一年,但維爾地區經濟蕭條,不少工廠和商店紛紛倒閉,被迫賤價拋售自己堆積如山的存貨,價錢低到1美元可以買到100雙襪子。
那時,約翰?甘布士還是一家織製廠的小技師。他馬上把自己積蓄的錢用於收購低價貨物,人們見到他這股傻勁兒,都公然嘲笑他是個蠢材。
約翰?甘布士對別人的嘲笑漠然置之,依舊收購各工廠和商店拋售的貨物,並租了很大的貨倉來貯貨。
他妻子勸他說,不要購入這些別人廉價拋售的東西,因為他們曆年積蓄下來的錢數量有限,而且是準備用做子女教養費的。如果此舉血本無歸,那麼後果便不堪設想。
對於妻子憂心忡忡的勸告,甘布士笑過後又安慰她道:
“3個月以後,我們就可以靠這些廉價貨物發大財了。”
甘布士的話似乎兌現不了。
過了10多天後,那些工廠即使賤價拋售也找不到買主了,他們便把所有存貨用車運走燒掉,以此穩定市場上的物價。
他太太看到別人已經在焚燒貨物,不由得焦急萬分,便抱怨起甘布士。對於妻子的抱怨,甘布士一言不發。
終於,美國政府采取了緊急行動,穩定了但維爾地區的物價,並且大力支持那裏的廠商複業。
這時,但維爾地區因焚燒的貨物過多,存貨欠缺,物價一天天飛漲。約翰?甘布士馬上把自己庫存的大量貨物拋售出去,一來賺了一大筆錢,二來使市場物價得以穩定,不致暴漲不斷。
在他決定拋售貨物時,他妻子又勸告他暫時不忙把貨物出售,因為物價還在一天一天飛漲。他平靜地說:
“是拋售的時候了,再拖延一段時間,就會後悔莫及。”
果然,甘布士的存貨剛剛售完,物價便跌了下來。他的妻子對他的遠見欽佩不已。
後來,甘布士用這筆賺來的錢,開設了5家百貨商店,生意也十分興隆。
如今,甘布士已是全美舉足輕重的商業巨子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甘布士之所以成為商業巨子,除了他具有非同尋常的眼光和理性的頭腦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他敢於冒險。
風險不僅體現了甘布士敏銳的眼光、準確的判斷,而且體現了他敢為人先的勇氣和魄力。這種勇氣和魄力,正是我們所要倡導的膽商。
膽商(Daring Intelligence Quotient, DQ),就是指一個人膽力、膽識、膽略的度量,它體現了一種冒險精神、前瞻精神、發現精神。一個高膽商的人具有非凡的膽略,能夠臨危不亂、破釜沉舟、力排眾議;具有果斷決策的魄力,不但能夠發現機遇,更重要的是能夠把握機遇,果斷出擊,毫不猶豫,並能應對環境的變化。
其實,無論是什麼時代,沒有敢於承擔風險、敢於冒險的膽略和氣魄,都成不了大氣候。而曆史上大凡成功的政治家、商人和企業家,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是具有膽略和魄力的。
美國大亨哈默18歲時接管父親的製藥廠,22歲就成為環球矚目的大亨,其成功的奧秘之一就是具有足夠的冒險精神。像他和蘇聯做生意,當時是1921年,前蘇聯剛打完仗,接著年成不好,鬧饑荒。哈默聽說列寧實行新經濟政策,鼓勵外商投資。可當時西方世界對這個紅色國家充滿著魔鬼般的恐懼,沒人敢問津,但哈默卻躍躍欲試。他先和列寧做糧食生意,覺得列寧挺好,各取所需,哈默賺了一筆。後來他又果敢地在前蘇聯投資辦企業。哈默一生的商業成就為人稱讚,而他在前蘇聯的成功冒險尤其值得稱道。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麵前,企業之間的較量不僅是企業實力、產品實力等硬件的較量,而且還是膽識、冒險、創新等軟件的較量。麵對同樣的市場,有的企業凱歌高奏、不斷發展,有的卻铩羽而歸、最終消沉。兩軍相逢勇者勝。有些失敗,並不是產品的失敗,往往是企業決策者、經營者,在機遇麵前、在商機麵前,顧慮重重、縮手縮腳、當斷不斷,結果坐失良機以致功敗垂成,歸根到底就是因為缺少膽商。
閱讀思考題
1你認為你自己是一個具有高膽商的員工嗎?
2高膽商的人都具有哪些素質?
3高膽商對我們的工作有什麼重要作用?
第2節 讓一切皆有可能
人生最精彩的章節,並不是你在哪一天擁有了多少金錢,也不是你在哪一刻獲得了美妙的愛情。最震撼人心也是最令人難忘的,或許就是你在某一關鍵的瞬間,咬緊牙關戰勝了自我。如果你想擺脫平庸的工作狀態,擁有精彩卓越的人生,就應當擺脫心靈的恐懼,不斷地挑戰自我,打破自我限製。
人生中有些事情其實我們都能做到,隻是我們不知道自己能夠做到,但是,如果我們仍然前進,就一定能做到。
湯姆?鄧普西生下來的時候隻有半隻左腳和一隻畸形的右手,父母從不讓他因為自己的殘疾而感到不安。結果,他能做到任何健全男孩所能做的事:如果童子軍團行軍10公裏,湯姆也同樣可以走完10公裏。
後來他學踢橄欖球,他發現,自己能把球踢得比在一起玩的男孩子都遠。他請人為他專門設計了一隻鞋子,參加了踢球測驗,並且得到了衝鋒隊的一份合約。
但是教練盡量婉轉地告訴他,他“不具備做職業橄欖球員的條件”,請他去試試其他的行業。最後他申請加入新奧爾良聖徒球隊,請求教練給他一次機會。教練雖然心存疑慮,但是看到這個男孩這麼自信,對他有了好感,就收了他。
兩個星期之後,教練對他的好感加深了,因為他在一次友誼賽中踢出了55碼並且為本隊爭得了分。這使他獲得了專為聖徒隊踢球的工作,他在那一季中為他的球隊爭得了99分。
他一生中最偉大的時刻到來了。那天,球場上坐了6萬6千名球迷。球是在28碼線上,比賽隻剩下了幾秒鍾,這時球隊把球推進到45碼線上。“鄧普西,進場踢球。”教練大聲說。
當湯姆進場時,他知道他的隊距離得分線有55碼遠,那是由雄馬隊畢特?瑞奇踢出來的。球傳接得很好,鄧普西一腳踢在球身上,球在前進。但是踢得夠遠嗎?6萬6千名球迷屏住氣觀看,球在球門橫杆之上幾英寸的地方越過,接著終端得分線上的裁判舉起了雙手,表示得了3分,湯姆隊以19比17獲勝。球迷狂呼亂叫為踢得最遠的一球而興奮,因為這是隻有半隻左腳和一隻畸形的手的球員踢出來的!
“真令人難以相信!”有人感歎到,鄧普西隻是微笑。他想起他的父母,他們一直告訴他的是他能做什麼,而不是他不能做什麼。
永遠也不要消極地認為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首先你要認為你能,再去嚐試、再嚐試,最後你就會發現你確實能。
有時候,我們以往失敗的經曆常常會成為前進路上的羈絆。相反,如果一個人沒有任何的心理製約,雖然缺乏經驗,一樣也可以依靠創新取得良好的業績。例如,一位新推銷員剛進公司,他沒有經驗,幸運的是,他不知道自己什麼也不懂,而且熱心工作,結果銷售業績在公司遙遙領先。
初生牛犢不畏虎,他並不曉得做不到,反而做到了。這就是“新進”推銷員比“老練”推銷員業績好的原因。
黃蜂不能飛是很明顯的事實,所有科學實驗都一致證明它不能飛。它的身體太重,翅膀又太輕。根據氣體動力學,它根本不可能飛得起來,但是黃蜂居然能飛起來,因為它沒有讀過氣體動力學。
瑪莉露?雷登當年隻是西弗吉尼亞州高二學生,怎麼看也不像成為世界頂尖體操選手的樣子。她說:“當時的我默默無聞,雖然我已經是本州的體操選手冠軍。”嬌小的她十四歲那年,到內華達州的雷諾市參加一場比賽。就在那一天,指導過奧運體操金牌得主娜迪亞的羅馬尼亞籍教練貝拉?卡羅裏主動找上了瑪莉露。
雷登小姐回憶道:“他是體操界的國王,居然會來找我,拍著我的肩膀。他很高——身高大概有六尺二或六尺四寸。他以很重的羅馬尼亞口音對我說:‘瑪莉露,你來找我,我能把你造就成奧運冠軍。’我當時第一個閃過腦海的念頭就是:‘哪有可能!’”
不過,貝拉?卡羅裏在整場內華達體操比賽中,顯然隻注意到她。雷登回憶時說:“於是我們坐下來開始談話。後來他又跟我父母談話,對他們說:‘聽著!我不能保證瑪莉露能進入體操代表隊,但是我知道她是塊材料。’”
多麼偉大的目標!瑪莉露從小就夢想有一天能參加奧運比賽。但是這一次,卻是由一位體操界偉人的口中說出她的夢想,對瑪莉露來說,這目標就如同刻在磐石上一樣堅定。
“當時我承擔的風險很大,”她說,“我得離開親人朋友,住在素昧平生的人家中,與一些陌生女孩一起受訓。這麼重大的決定令我惶恐。我不知道能得到什麼,不過同時我也很興奮。這位教練居然願意訓練我,渺小的、從西弗吉尼亞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來的我!我被他選中了!”
當然,她絕不能讓卡羅裏教練失望。當時距離瑪莉露以連續兩次滿分的成績為美國體操隊奪得奧運金牌,也不過是短短兩年半的時間。從那屆奧運以後,幾乎沒有人不認識這位體操冠軍了。
雷登小姐的經曆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隻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談到“不可能”這個觀念,我們可以再來看一看著名成功大師卡耐基年輕時用的一個奇特的方法。年輕的時候,他抱著要做一名作家的雄心,要達到這個目的,他知道自己必須精於遣詞造句,字典將是他的工具。但是由於他小的時候很窮,接受的教育並不完整,因此“善意的朋友”就告訴他,說他的雄心是“不可能”實現的。
年輕的卡耐基存錢買了一本最好的、最完全的、最漂亮的字典,他所需要的字都在這本字典裏麵,而他的意念是要完全了解和掌握這些字。但是他做了一件奇特的事,他找到“不可能”(impossible)這個字,用小剪刀把它剪下來,然後丟掉。於是他有了一本沒有“不可能”的字典。以後他把他整個事業建立在這個前提上,那就是對一個要成長、而且要成長得超過別人的人來說,沒有任何事情是不可能的。
當然,我們並不建議你從你的字典中把“不可能”這個字剪掉,而是建議你要從你的心誌中把這個觀念鏟除掉。談話中不提它,想法中排除它,態度中去掉它。拋棄它,不再為它提供理由,不再為它尋找借口。把這個字和這個觀念永遠地拋開,而用光明燦爛的“可能”來代替它。
閱讀思考題
1你挑戰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嗎?
2你認為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真的不可能完成嗎?
第3節 勇於冒險:跨越麵前的險灘
我們說一件事有風險,往往就意味著完成這件事困難比較大,不確定因素比較多,而保險係數比較小。因此,人們一般不願意冒險。可是成功的人往往喜歡冒險,因為他們知道:風險就如一座險灘,渡過了這座險灘,就會風平浪靜,就會有勝利的喜悅。
當你準備去進行一次不尋常的行動時,一定要有冒險精神。世界上有許多人缺乏膽量,不敢冒險,隻求穩妥,所以一事無成。
當然冒險不等於粗枝大葉、閉眼蠻幹,也不是隻談論,隻求前進而不管實際。我們要分清楚哪些是敢作敢為,哪些是莽撞蠻幹。
在某些時候,我們必須采取重大而勇敢的行動。在生活、工作中涉及冒險時,許多人常常猶豫不決,使他們的信心得不到升華。也許這種人就是對一切了解得太多,所以他們生性謹慎,總是推遲重大決定,有時甚至無動於衷。
一個有誌成功的人必須要有冒險精神,如果懼怕失敗,不冒風險,求穩怕亂,平平穩穩地過一輩子,雖然可靠,雖然平靜,但那隻是一個悲哀而無聊的人、一個懦夫,最為痛惜之處在於,這個人自己葬送了自己的潛能。他本可以摘取成功之果,分享成功的最大喜悅,可是他卻甘願把它放棄了。與其造成這樣的悔恨和遺憾,不如去勇敢地闖蕩和探索;與其平庸地過一生,不如做一個敢於冒險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