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須擺脫對“下一刻”的迷思和幻想;它們有的不切實際,有的雖然是事實卻剝奪了我們此刻的生活。
“生活在此刻”就是享受你正在做的、而不是即將做的事情,就如梭羅說的“吸盡精髓”。不要一邊吃飯一邊想著要幹的工作,或者一邊吃一邊看電視。在吃東西的時候你最好是專注於所吃的東西,它的色澤、香氣、味道和營養。也許你需要一套飲食哲學——你需要知道自己是為歡樂而吃、為健康而吃、還是為歡宴而吃,進而決定是吃肉、吃素或者其他。否則,你就對食物完全沒有感覺,更別提獲得什麼營養。
從日常的工作中找到樂趣有一個人坐在他的辦公桌旁,他是一家大公司的業務主任。
他的辦公桌上滿是簽條、函犢、契約等文件,他的電話機上那兩個信號燈一明一滅地閃爍著,顯示有人等著要和他通話。他正在跟兩個人商談,他們坐在那兒抽著煙,恭候著他。
他看了看他的約會登記簿,記下他要參加的另一個重要會議,與該公司的董事長午餐,同時還得花上幾個鍾頭的時間進行一個預定的計劃,此外,他還得口授幾封信,並且……這樣大的工作壓力,要是落在你我身上,也許會把我們壓得喘不過氣來。“實在叫人吃不消!”我們也許會這麼說。
但這個人卻不如此、他感到——愉快。
他不容任何混亂的想像破壞他的工作效率。相反的,他隻在心中預期這一天所獲得的成就。
他熱誠地轉向他的來賓,凝神地聆聽他們的陳述,盡其所能地回應他們的需求。他拿起電話,要言不煩地立即作答,然後又回向他的來賓。他告訴他們,他對所談的事將采取怎樣的行動,他對通話機口授一封信,然後回過頭來問他的來賓對他的決定是否滿意。他們滿意了,於是他把他們帶到門口,和他們熱烈握手道別。一切如意、愉快地以一種簡捷有效的方式向目標前進。
這個人以一種積極的辦法,使他的想像化為行動。他享受了所感到快樂和成功的權利。
然而,許多人一一包括很多業務管理人員在內——卻用他們的想像去阻礙他們的享樂,這是可能會造成不幸的。
許多成年人,讓不快的思緒充塞他們的心田,把快樂的生活擠得粉碎。他們為很少或不會發生的災禍而發愁。他們不容許自己享受工作上的樂趣和滿足之感,顯而易見的,也不能像那位業務執行人一樣,以成功的辦法行使他們的職責。
他們既不欣賞他們的工作,也不欣賞他們的“遊戲”。
如果一個人能夠做自然而來的而非被迫的工作,他就更容易獲得成功。
無論工作多麼艱難,都必須明白,成功的路R有一條,那就是努力工作。道理雖淺顯易懂,但很多人卻不能見於行動之中。
如果一個人不能努力去做好工作,而急於獲得工作成績,那一定是一個荒廢事業的人,也就無從談起成功二字了。
任何一位成功者,都是對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
有些人,尤其是年輕人學會了懶散、享受的習性。不付出代價、汗水,總以為成績會從天而降,機遇會自己找上門來。結果在期待的時間裏錯過了許多良機。
投身於工作的人,要付出各種各樣的努力,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可當付出努力得到回報時,你盡可能從中理解努力工作的快樂意義。
“今日事今日完”,有些人幹工作拖拉,不能按時完成任務。其實,科學的時間安排,合理的工作程序會有助於工作的完成。
一天工作結束,回想一下:今天哪項工作尚未完成,什麼時間才能繼續完成;今天的忙碌是否有所收獲;時間是否得到充分利用……這樣,任何一項工作都有秩序地得到完成,而不至於手忙腳亂,毫無工作成績。
一周、一月、一年都要認真地做好工作總結,而且要有短期、長期的工作計劃。成功很少是撞大運的,而是在每天日常的工作中,機會慢慢降臨在我們身上。
有些人在做著不適於他們的工作,由於他們不喜歡所做的工作,而使工作變成一種苦役。一個把大部分精力注人工作的人所感到的喜悅,他們全都不能感到。
假如你不幸陷入了這種苦境,你就必須設法補救。因為,如果你對自己工作感到枯燥無味,你便很難享受到積極人生的樂趣。
什麼事都盡量往好處想,決不能鑽牛角尖。我可以製造情緒,或者引導情緒,但不能被情緒牽著走。有句話說,你如果不能改變事實,就不如改變想法。
人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即使賺錢也不例外,而且要“隻問耕耘,不問收獲”。每天樂此不疲,這樣至少就已經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