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搖滾

Bella好生活

作者:王梅

搖滾人得永遠年輕

在《中國最強音》的評委席上看到鄭鈞,胖了、殘了——關鍵是,沒氣質了。要一個胖子有氣質,大概是難度比較大的一件事,比要求他們有氣場更難。

鄭鈞還不是個胖子,他隻是開始發胖而已。而一個人老了,就是從他發胖的那一天開始,對搖滾樂人來說,尤其如此。

崔健,1961年生,52歲,胖了。

鄭鈞,1967年生,46歲,胖了。

竇唯,1969年生,44歲,胖了。

……

好吧,我承認在搖滾歌手問題上我有諸如激情控、瘦形控、長發控的膚淺情結,但搖滾樂是震動、是刺痛、是穿透,是有態度有棱角的,你怎能容忍它胖成圓潤柔和的形態?

是,人過中年,普通人都會發胖,都會老——可他們是搖滾人啊,搖滾人應該一直奔跑在路上,搖滾人應該永遠是年輕!

搖滾就是一種治療

生日的晚上,吹熄3字頭的蠟燭,許完健康、順利和發財的三個願望……我突然覺得,需要一場搖滾兜頭澆下,立刻、馬上!因為我覺得自己要死了,或者已經死了很長很長一段時間。如果再不醒來,就真的會永遠溺斃在這該死的生活裏了。時針已經指向晚上9:45,但是不要緊,黑夜裏向來有搖滾,多晚都不晚。開車直奔mao live house,那裏一定有我需要的。於是,撞上了達達樂隊前主唱彭坦的半場音樂會——他的最新專輯《遷徙》的全國最後一場巡演。

一入場,戰況正酣,台上的人與台下的人正打成一片,樂聲與人聲,像大塊大塊熾熱的塊狀物,以火山噴發的狀態劈麵而來。年輕人可以瞬間被點燃和洞穿,像我這樣的老人家,也隻需1、2、3秒鍾的預熱時間:架子鼓,咚!咚!咚!咚!咚!一聲、一聲,以一種欲死的節奏夯擊你的心髒、震動你的耳膜,敲碎你的大腦,一顆老心髒就在這樣的力度裏重新跳動,血開始有了溫度,就像醫院急診室裏的電擊術。周邊躍動的身體,都有一張青春的麵孔,置身於他們之中,並沒有任何不適和違和,因為搖滾麵前,人人平等。這一夜,我的心髒18歲,又一次感受到青春期的疼痛。

血冷了,心灰了,靈魂麻木了,身體發胖了,生活開始順著慣性往下出溜了,就去聽搖滾現場吧!

來 聽聽還沒有發胖的彭坦

2013年4月25日,彭坦以獨立音樂人身份簽約摩登天空後,推出闊別三年的全新錄音室專輯,卻似一部候鳥自白書,裸寒真空中音樂凝為沙、卷為浪,泛起流光指引飛行方向,是以名為《遷徙》。從十二年前南方燥熱城市武漢出發,一路逆風而上北方,無論是《南方》《黃金時代》裏的達達小子,《少年故事》裏的青蔥少年,《Easy》裏的生活記錄者,都忠實還原了彭坦的成長軌跡。而《遷徙》可稱作彭坦音樂道路的分水嶺,彭坦的音樂理想在這些有著全新麵目的音樂裏得以實現。而作為最熟悉彭坦的人,春曉擔任了新專輯的造型指導和攝影師的工作,從她的視角裏,洞察出正在轉變過程中的彭坦。這一次,矛盾,探索,創造與信任,將摩擦出怎樣的火花,從巡演現場裏,你會尋到一些提示。

彭坦《遷徙》

出版: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

發行:摩登天空

CD曲目

1. Intro(蒙古利亞)

2. 美麗山

3. 墨葒潮

4. 迷失

5. 河邊

6. 慢慢的

7. 牆

8. 東西

9. 白房子

10.Outro(千諾)

平常日子也過得

搖滾的激烈和激情能Hold住,平平常常的小日子也過得,這就是我們,一群普通人。不過好在平常的日子裏也有好消遣:追劇、看書、看演出——那些輕鬆的、沒營養的、好打發時間的,然而也是趣味十足的。

特別推薦

《社交禮儀守則》

.(美)埃默·托爾斯著 劉玉紅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本書如同寫得曼哈頓的一封情書,精致,優雅,幽默,清新。《社交禮儀守則》是喬治·華盛頓少年時期用以律己的行為規範,也被廷克奉為圭臬。這套具備“貴族自修學校”功能的守則中有些條款在故事中反複再現,仿佛對崇尚高貴舉止與自律意識的往昔歲月的招魂,亦如向在與欲望和機遇的糾葛中端正自持的人們致意。

出演

金星、關棟天《曖昧》

場館: 蘭心大戲院

時間: 2013.07.04 - 21

三十年代的上海,午夜前後,霓虹閃爍,醉生夢死的光景,孤男寡女,是刻意的偶遇,或是簡單的邂逅。她,懷著一點可憐的幻想,撐著幾近僵死的空殼,等著虛無縹緲的情人,卻等到一位實實在在的陌生男子……相互的試探,相互的調笑,相互的憐憫,逐步演變成了相互的救贖,相互的傾軋,到頭來卻隻是一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