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辦公室人際策略(1)(1 / 3)

巧織人際關係網

戴爾·卡耐基曾經說過:“一個人的成功,15%來自子他的專業知識,85%來自於他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在成功中的比例是否如此精確,無以查證,但人際關係的確是成功的決定因素。那麼,編織人際關係網該從哪幾個方麵著手呢?

主動與人聯係,是建立“關係”中最基本的原則。不要與朋友失去聯絡,不要等到有麻煩時才想到別人。刀隻有常磨才不會生鏽,朋友隻有常主動聯係,友誼才不會變味。“感情投資”應該是經常性的,從生意場到日常交往,都應該處處留心,善待每一個關係夥伴,從小處著眼,時時落在實處。

你可能遇到過這種尷尬:想到某人可以幫忙,本想馬上找他,又想,過去有許多時候本該去看他們,結果沒去,現在有求於他時才去找他,會不會太唐突了?會不會遭到拒絕?所以,你平時應盡可能與值得做朋友的人多聯係,經常進行感情投資。

現代人生活忙忙碌碌,很多人都有忽視“感情投資”的毛病。一旦關係好了,就覺得沒必要再去維持它了,特別是在一些細節問題上,例如該通報的信息不通報,該解釋的情況不解釋,結果日積月累,便會逐漸疏遠。如果你連一個分離幾年的朋友有沒有結婚都不知道,很難認為他還是你的朋友。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建關係網時,不要盲目,否則會使你整天為應付自己找來的關係而叫苦連天。

設計“聯絡圖”也許並不難,難的是把它的內容落到實處。首先要“識”。也就是說,對於那些與自己所求助的事情有重要關係的部門人員一定要清楚、熟悉他們的工作內容和業務範圍。其次要“識路”,也就是說,要熟悉辦事兒的程序,先從哪裏開始,中間有哪些環節,最後由什麼部門決定,都應非常清楚,省得跑冤枉路。

要織一張好的關係網,先得篩選。把與自己的生活範圍有直接關係和間接關係的人記在一個本子上,把沒有什麼關係的記在另一個本子上,把有用的留下,把無用的扔掉。

其次,分析自己認識的人,列出哪些人是最重要的,哪些人是比較重要的,哪些人是次要的,這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定。由此,你自然就會明白,哪些關係需要重點維係和保護,哪些隻需要保持一般聯係,從而決定自己的交際策略,合理安排自己的精力和時間。最後,對關係進行分類。生活中一時有難,需要求助於人的事情往往涉及到許多方麵,你需要各方麵的幫助,不可能隻從某一方麵獲得。

有了一張好的“聯絡圖”後,聰明的人就會懂得如何保護和維護這張圖,使它一直有效並不斷擴大。

一張合理的人際結構圖,必須是能夠進行自我調節的動態結構。在實際生活中,需要調節人際結構。在實際生活中,需要調節人際結構的情況一般有三種:你的奮鬥目標變了,比如棄文從商,這需要你及時調節人際結構,以便為新的目標服務。

本來在A地工作的你,忽然到B地去工作,這種環境變動勢必引起人際結構的變化。

朋友之交,最重要的是“信任”二字,一旦對朋友產生懷疑,也就是友誼消亡的開始。

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意,嘲弄別人,都會給被嘲弄者在心理上造成巨大傷害。沒有“口德”,經常毫不留情地嘲弄別人的人,除了要受到被嘲弄者的忌恨外,還會受到公眾的唾棄,慢慢地就會變得越來越孤立。

在人際交往中,人們常常為了迎合某個人或某些人而把自己裝扮成另一種人。比如,某些人心術不正,經常對不幸的人落井下石,人們為了不和這些人發生衝突或不得罪他們,往往會裝作讚同他們的行為。雖然這樣做能獲得某些利益,但同時失去的則更多。任何偽裝都會造成自己心理上的傷害乃至心理上的變態;迎合某些低級、庸俗或在道義上、道德上站不住腳的東西,會使你自己降低乃至損害你在公眾麵前的形象。

有些人在人際交往中經常要別人順從自己,而從不考慮人家是否心甘情願。在他們看來,所謂朋友,就是要順從自己的意願和要求。實際上,這種人的周圍是不會有多少真朋友的。經常幹涉別人的自由,對方心裏肯定不痛快,這種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關係破裂。

愛是一種愉快和喜悅的感覺,這種感覺不隻是發生在你所愛的人身上,而且還發生在被愛涉及的所有人身上,當然也包括你自己。愛別人和被別人愛都很幸福。愛這種感覺會使人覺得到處都充滿了美和快樂。被愛的陽光照射的人會覺得自己非常堅強、寬厚,而且充滿了生命的活力愉快相處。

和別人一起做一些愉快的事情,並且多多益善。不管是幹什麼事情,隻要使雙方愉快就行。比如一起就餐、郊遊、旅行、聽音樂會、看電影、看戲、打球、打牌、逛街等等都可以。

要設法使雙方由衷地快樂相處,共享愉悅和滿足。心情不愉快又不準備向朋友傾訴時,則不宜相處,以免引起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