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燈會的火鳳凰(1)(1 / 2)

一日之後,長安。

來來往往的行人占據了長安城大大小小的街道,各地的商販與食肆都從四麵八方湧了過來,爭搶這來之不易的短暫商機。歡天搶地的鞭炮和人們的叫喊將節日的喜慶全部釋放了出來,中元節似乎已經被人淡忘,賞花燈才是今天的重頭戲碼。

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大理寺的緹騎和府衙的差役,城防營的軍官早已經暗暗潛在了其中,裴東來依舊是那身黑色的淡花紋理蟒袍,為了配合節日的氣氛,腰間的鏈子刀早早就收了起來,七八名緹騎跟在他的身後,在漫天的人海中,一眨眼就不見了蹤影。

來長安的路上,錢彪已經和裴東來說得太多,以至於他現在都不想多言。武則天坐於楓亭之上,宰相張柬之,梁王武三思,太子李旦同中書門下三法司坐於下位,分領文武官並排而列。其下又是京兆府尹沈萬年,及六部侍郎和長安刺史薑崇槐。

楓亭位於東門的閣樓之上,武則天舉杯而作,整個長安街一覽無餘。

“此乃良辰之景,萬民安康,實屬我大周之幸,百姓之福,臣特表聖恩,領文武百官,多謝聖上恩澤……”在喧鬧中,張柬之第一個舉起酒杯,對武則天道。

“是啊,多蒙蔽下聖恩,才有大周今日之福,三思也代表黎民,代表天下,敬陛下一杯。”梁王武三思自然是不會放過溜須拍馬的機會,也站起身來道。

武則天本就是衝著花燈節日而來,見著空前盛況,堪比新年佳節,喜氣自是油然而生,麵對張柬之和梁王的阿諛奉承,自然是欣喜萬分:“好啦好啦,非朕一人所能及也,全是托眾卿家鼎力協助,才能穩固我大周山河。朕也敬眾卿家一杯,在這良辰佳節,還請諸位不要拘束的好,盡情暢飲。”

眾臣起身舉杯:“謝陛下聖恩,武皇萬歲。”

武則天雖說是舉杯正酣,可靈敏的目光卻有了發現:“嘯傑啊,你怎麼不飲杯中之酒?”

“啟稟陛下,嘯傑庶難下咽。”回話的人正是邊防大將,回京拿布防圖準備出關的右威衛大將軍,王嘯傑。

“大膽王嘯傑,你這是對陛下的不敬,來人啊……”梁王武三思借機發難。

王嘯傑一起身,目光凶狠的盯住楓亭外的千牛衛,道:“本將倒是看看,哪個敢動!”

梁王隻是個文人,雖然貴為王爺,但氣場又如何敵得過久經沙場的將軍,更何況眼前這個王嘯傑還是皇帝的心腹。一見沒人回應,他的語氣也就低沉了許多:“王大將軍,不知道你這是何意?”

武則天也看了王嘯傑一眼,似乎也是在好奇這樣一個問題。

王嘯傑心領神會道:“稟陛下,梁王所敬的這杯安康之酒,嘯傑恕難從命啊。陛下不知,我大周雖然國安民安,但臣久駐邊塞,西北,西南,東北戰事連連吃緊,契丹突厥頻頻犯境,臣……”

武則天顯然知道這些,可今日不同往日,人皮鬼市,使團喋血大案剛破,又是賞燈佳節,實在是不忍掃興。王嘯傑說著話,武則天就已經幫他打斷:“好啦嘯傑,今日我們不談這些,軍機之事,待到明日回神都再議。現在,還請你將杯中之酒飲下!”

王嘯傑雖然性情乖張,但也是聰明之人。曆朝曆代從來隻有君臣關係,即使自己是皇帝的心腹愛將,這一點他也是很清楚的,目前,皇帝雖然口中並未強求,但這杯酒卻是一定要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