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麗亞娜在傳說中是古希臘一位美麗公主的名字。她幫助熱戀中的雅典王子塞休斯逃出魔鬼把守的迷宮,一起奔向自由。現在,阿麗亞娜則成為火箭的名字。經過不斷改進,阿麗亞娜火箭的運載能力和其他性能不斷提高,完全可與美、蘇已有的航天運載工具匹敵。然而,在阿麗亞娜火箭的發展史上也發生過多次重大事故。
1979年12月24日第一枚阿麗亞娜i型火箭發射成功。阿麗亞娜i型火箭共發射11次,其中1次失敗。這唯一的一次失敗發生在1980年5月23日。當時火箭發射地圭亞那合作共和國的城市科魯天氣晴好,阿麗亞娜i型火箭將在這裏的一個火箭發射基地進行第二次試射。基地上一片緊張氣氛,因為這次試射成功與否對阿麗亞娜火箭的質量和所能達到的商業化程度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專家們事先做了充分準備,火箭的“心髒”發動機經過200次的試驗都未發生故障。可是事與願違,盡管專家們絲毫未曾懈怠,但火箭升空才幾秒鍾就突然爆炸。
據調查者報告,遙測儀記錄顯示第一級火箭四台發動機中有一台失靈,可能是導致火箭爆炸的原因。發動機製造者、歐洲火箭發動機推進協會的設計師們耗費了幾個月的時間對他們製造的37台發動機作了檢查、試驗,均未能找到今人滿意的答案。於是,有人便認為是發射平台有問題,也有人認為是發動機裏被放入異物導致爆炸。
兩年之後,法國國防部負責安全事務的官員讓·克洛歐就阿麗亞娜火箭的這次事故擬就一份調查分析報告。克洛歐在報告中指出了蓄意破壞的可能性。據說有個參與試射的工作人員將一個重僅2.4克的微型雷管放入了火箭燃料艙,他曾與一個美國記者接觸過。火箭發射前夕,這個美國記者離開了法國。然而後來負責全麵調查這次事故的法國國家航空研究中心也一直沒有公布他們的調查結果,人們對於此次事故的真正原因也一直議論紛紛。
1986年5月31日,在圭亞那科魯基地進行了阿麗亞那火箭的第18次發射,也是阿麗亞娜ii型火箭的第一次試射。這枚火箭隻要運載一顆2175公斤重的通信衛星,而以往發射的阿麗亞娜火箭一般要同時運載兩顆衛星。
火箭原定於格林尼治時間0點3分升空,但在點火之前出現故障而被迫推遲了50分鍾,點火指令下達後,計時倒數至零,火箭脫離發射平台直插天空,一切似乎都很順利。誰知升空4分36秒之後,第三級火箭發動機驟然熄火,火箭很快離開預定軌道。這時,地麵控製中心隻好通過遙控設施將火箭攜帶的衛星炸毀。阿麗亞娜火箭一再出事故無疑損害了她的信譽。此後,發射試驗停止了16個月,阿麗亞娜火箭公司因此損失了7億法郎。至此,阿麗亞娜火箭在18次發射中已遭到4次失敗,多數是因為第三節火箭的問題造成的。
在火箭發射前期,火箭製造廠實行了非常嚴格的保安措施,火箭周圍設置了電視監視係統,嚴密觀察安裝工作的全過程。同時,公司還成立了專門的調查組,防止有人進行蓄意破壞。但是,調查人員發現,進入發射基地的人員和可以接近火箭發射係統的人均難以統計。由於缺乏證據,無法確定可疑分子,調查結果隻能將“5.31”爆炸歸因於技術上的疏忽。
後來,雖然采取了一係列旨在避免遭到人為破壞或出現技術疏忽的措施,但是阿麗亞娜iv型火箭於1990年2月22日第三次發生空中爆炸,火箭運載的兩顆日本衛星也一起被毀。幾個星期後,據有關人士透露,事故係一塊布片堵塞供水管道一個閥門,造成一個渦輪機完全停火運轉所致。人們自然要問:“布片是怎樣進入火箭的?”“是誰放進去的?”為此,調查人員審查了負責安裝水管的工人,但至今未有結果。
至1994年1月底,阿麗亞娜火箭共發射63次,有6次失敗。其中有的是因為技術故障,而有的則被懷疑是人為破壞,但一直未能破案。阿麗亞娜火箭屢次爆炸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呢?這成為現代航天史上的一個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