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財富之神偏愛善抓機遇的人
蘇格拉底曾斷言:“最有希望的成功者,並不是才華最出眾的人,而是那些最善於利用每一時機發掘開拓的人。”其實很多有錢人都有善於發現機遇並緊緊抓住機遇的習慣。機遇成就他們發財的夢。
瞬間機遇,永恒回報
蘇格拉底曾斷言:“最有希望的成功者,並不是才華最出眾的人,而是那些最善於利用每一時機發掘開拓的人。”我們和機遇相隨而行,但我們往往與機遇擦肩而過。抓住機遇的,一舉成功,放棄機遇的,終生悔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機遇也決定著我們投資的成敗。在商業投資中,能夠抓住瞬間的機遇,就有可能獲得豐厚的利潤回報。
比爾·蓋茨是一個善於把握機遇的天才
比爾·蓋茨是一個善於把握時機的天才,他曾經感慨地說:“時機就是一種巨大的財富,抓住機遇,就能成功。”
在1980年與IBM公司一次決定命運的會議上,計算機產業或者可以說整個商業領域的未來被改寫了。事情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藍色巨人公司的主管與西雅圖的一家小軟件公司簽約,為自己的首部個人電腦開發操作係統。他們以為這僅僅是向小合同商外購不重要的部件的舉動。畢竟,他們做的是計算機硬件生意,硬件才是利潤的競爭所在。但是他們錯了,世界將要改變。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他們把自己的市場統領地位拱手讓給比爾·蓋茨的微軟公司。
在很大程度上IBM被比爾·蓋茨利用了,但是與微軟公司的這項簽約決定不過是藍色巨人所犯的一係列錯誤中最嚴重的一個,這反映了IBM當時的狂妄自大。一個曾在IBM公司就職的職員把IBM比做前蘇聯獨裁政權,人們向上爬的方法是取悅他們的頂頭上司而不是為用戶的真正利益效力。所以,機構臃腫、盲目自信的IBM遭遇到充滿活力、覬覦已久的微軟時,就像把肥碩而昏聵的水牛引到吞食活物的淡水魚嘴邊一樣。
蓋茨是幸運的,但是如果同樣的機會落到其他人身上,結果也許就大不相同了。IBM挑選了比爾·蓋茨,這個從不錯失良機的人,在關係到一生的重大時機前,他抓住了最重要的部分。IBM忽視的也正是蓋茨所清晰看到的,計算機世界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被管理理論家稱為轉型。某種程度上,蓋茨了解到軟件而不是硬件是未來發展的必爭之地,這是IBM墨守成規的主管們所無法了解到的。蓋茨也了解到IBM將要求它的靈魂人物——市場部經理來為軟件運行建立一個統一的操作平台,這個操作平台將以蓋茨從其他公司購買的名為Q-DOS的操作係統為藍本,而微軟早已把Q-DOS改名為MS-DOS。但在當時,即使是蓋茨也沒想到這次交易給微軟帶來多麼豐厚的利潤。
比爾·蓋茨是幸運的,但是我們不要忘記,機遇總是偏向於有準備的頭腦,偏向於善把機遇的人!
在行業周期的每個階段選準時機
一般而言,每個產業都要經曆一個由成長到衰退的發展演變過程,這個過程稱為行業的生命周期。行業的生命周期通常可分為四個階段,即初創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和衰退階段。投資者也可抓準行業周期的每個階段,選準時機進行投資。
◎初創階段
在這一階段,新行業剛剛誕生或初建不久,隻有為數不多的創業公司投資於這個新興的產業。在初創階段,產業的創立投資和產品的研究、開發費用較高,而產品市場需求狹小,銷售收入較低,因此這些創業公司財務上可能不但沒有贏利,反而普遍虧損,甚至可能破產。同時,企業還麵臨著由較高的產品成本和價格與較小的市場需求導致的投資風險。因而,這類企業更適合投機者而不是投資者。
◎成長階段
在這一時期,擁有一定市場營銷和財務力量的企業逐漸主導市場,其資本結構比較穩定,因而它們開始定期支付股利並擴大經營。
在成長階段,新行業的產品通過各種渠道以其自身的特點贏得了大眾的認可,市場需求逐漸上升,與此同時,產品的供給方麵也發生了一係列變化。由於市場前景看好,投資於新行業的廠商大量增加,產品也逐步從單一、低質、高價向多樣、優質和低價方向發展,因此新行業出現了生產廠商和產品相互競爭的局麵,這種狀況的持續將使市場需求趨於飽和。在這一階段,生產廠商不能單純依靠擴大產量、提高市場份額來增加收入,而必須依靠提高生產技術、降低成本,以及研製和開發新產品來獲得競爭優勢,從而戰勝競爭對手和維持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因此那些財力與技術較弱,經營不善,或新加入的企業(因產品的成本較高或不符合市場的需要)往往被淘汰或被兼並。在成長階段的後期,由於行業中生產廠商與產品競爭優勝劣汰規律的作用,市場上生產廠商的數量在大幅度下降以後便開始穩定下來。由於市場需求基本飽和,產品的銷售增長率減慢,整個行業開始進入穩定期。在這一階段,由於受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較小,行業的增長具有可預測性,行業的波動也較小。此時,投資者蒙受經營失敗而導致投資損失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分享行業增長帶來的收益的可能性則會大大提高,因此可以買入股票。
◎成熟階段
行業的成熟階段是一個相對較長的時期。在這一時期裏,在競爭中生存下來的少數大廠商壟斷了整個行業的市場,每個廠商都占有一定比例的市場份額。廠商與產品之間的競爭手段逐漸從價格手段轉向各種非價格手段,如提高質量、改善性能和加強售後服務等。此時,行業的利潤由於一定程度的壟斷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而風險因市場比例較穩定、新企業難以進入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