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別上教育的當(1 / 2)

別上教育的當

百味人生

作者:A.A.吉爾

一位四個孩子的父親認為,孩子們如今麵臨的最大問題不是別的,而是學校,這個錯綜複雜的教育工業合成體。正是學校破壞了大多數孩子生命中最無憂無慮、最值得紀念的時光。

下麵這篇文章你看過就好,千萬別把它剪下來,貼在冰箱門上,或放入“如何教育孩子”的剪貼簿裏。因為看完它你可能一點收獲都沒有,文章裏既沒有教你該怎麼做,也沒有總結出經驗若幹條,你得不到任何幫助和安慰。因為,要說如今這個世界什麼最不缺,那就是關於教育的建議了。任何父母隻要稍微動動手指,就能得到無數的相關指導。我們問旁人、上微博、寫博客、祈禱、查書;我們枯坐至深夜,把要麼可以補眠、要麼可以和愛人親熱的時間用來在論壇上和其他父母惺惺相惜、互訴苦水。我們盡了最大努力,在教育孩子方麵還是不滿意。

為什麼不停下來,從此什麼也不做?反正無論家長還是孩子,如今都活得不堪重負,不會有比現在更糟的情況了。

我結過兩次婚,前妻為我生了一雙兒女,現任妻子也為我生了一雙兒女。為擔負起對孩子們的教育責任,我真是殫精竭慮。大女兒還有一年就大學畢業,而一雙小兒女才剛剛開始學音標和乘法表。大兒子眼下正在南亞某地體驗生活,用自己的雙眼發現世界,上次的視頻中,他自豪地向我展示他的新紋身,一行看上去很酷的文字,問他是啥意思,他說不知道,但願不是“我愛公雞”這幾個字。

曾經,在第一雙兒女的教育上我花了很多時間和金錢,但最終我發現自己什麼收獲都沒有。那時我和孩子們都覺得時間這樣花掉才不算浪費,現在才明白其實我們什麼都沒得到。如今,再次站在學校大門口等著接一雙小兒女放學回家,在其他的父親眼中,我看到一種非常熟悉的恐懼。這種恐懼明顯是在看到孩子肩上那沉重的書包時流露出來的,那裏麵有課本、練習冊、複印材料、數學課外輔導資料、生日聚會邀請卡、足球集訓時間表、音樂會的宣傳單……雖然我是一個職業作家,但我那對小兒女每天要寫的東西居然比我還多,要知道,他們連字都沒認全!

自從100年前,人類真正重視學校教育開始,我們便把孩子們生命中本該最無憂無慮、最具好奇心、最值得紀念的15年拿走,讓他們處於壓力、競爭和對失敗的恐懼下。教育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工業化、製度化、官僚化的教育現在已經變成了潘多拉的盒子,打開便是災難。已成龐然大物的教育工業讓人無處可逃,偏偏它還聲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們的最大利益,是為了孩子們的幸福。

狗屁的幸福!與其說是為了幸福,不如說是為了追求成功。自從長到六歲,這輩子你就與“幸福”二字無緣了。兒童時代就變成一場戰爭,好比視頻遊戲,每一關卡結束前,那些體弱的、善良的、幼稚的統統倒下,隻有那些最具競爭性的、最咄咄逼人的能進入下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