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利奇的“天使”
軍警諜
作者:裏奧·希克曼
她坐在公交車上,看到一個人躺在街上;下車後,她發現兩個男人正拿著血淋淋的屠刀;冷靜對待,通過談話拖延到警察的到來。她是因格裏德·羅瑤凱奈特,“伍利奇的天使”,英國的女英雄。
她堅稱自己不是英雄:“這個稱號讓我感覺自己變成了一個偽君子,我不認為自己做了特別勇敢的事。”然而英國人明顯不這麼想,他們把因格裏德·羅瑤凱奈特稱為“伍利奇的天使”。今年5月,她在英國南部的伍利奇區和殺死士兵李·瑞格比的兩名歹徒冷靜地麵對麵交涉。
她沒有驚慌失措
這位48歲的母親是一名翻譯。那個周三,她在走完親戚後,坐公交車準備回到位於康沃爾的家。她帶著箱子,坐在53路公交車上,望向車窗外伍利奇的街道。公交車經過一個拐角時,她看到右邊有個人躺在馬路中間,人行道上停著一輛汽車,撞上了路燈。這場景看起來就像一場交通事故,完全出於本能,她下了車,想幫忙急救。
然後,她發現,她站在兩個男人麵前,他們被鮮血浸染的雙手上拿著可怕的屠刀。
因格裏德·羅瑤凱奈特沒有驚慌失措,也沒有跑開,而是站在那裏,和他們說話。在血腥的犯罪現場,這一行為是如此偉大,以至於一天後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公開讚揚了她的勇敢:她和他們說話,轉移他們的注意力,拖延時間,直到警察到來,從而阻止了凶手繼續行凶。
在和這兩個男人說話之前,她先跑到死者麵前,摸了摸他的脈搏。一個同樣好心前來幫忙的黑人女子跪在傷者身邊說:“天哪,他死了。”然而,因格裏德還是感受到了他的脈搏。她受過急救培訓,知道受傷的手臂動脈會減弱流往手腕的血流。突然,兩個凶手中較高的那個來到她身邊,說:“別碰他,走開。”她望向他,滿是鮮血的雙手就在她的麵前,手上是一把砍肉刀。
沒有人提供幫助
因格裏德估計,當時她身邊站著約60-70人旁觀,有幾個還用智能手機攝像,但是沒有人提供幫助。那位黑人婦女撫摸著被殺者的背部,為他祈禱。因格裏德已經確定,這不是事故,而是一場謀殺案。她站起來,問那個戴著羊毛帽的男人:“為什麼?為什麼您不想讓我碰他?”
28歲的邁克·阿德波臘約,尼日利亞裔的英國人,盯著她說:“這個人是英國士兵,他在其他國家殺害了穆斯林。”她反駁:“我不認為這個男人看起來像個士兵。”受害人、士兵李·瑞格比穿著印有支持受傷士兵的英國援助組織“Help for Heroes”圖標的T恤,但她當時沒有看到這個圖標。
阿德波臘約激動起來:“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這樣的國家,婦女和孩子被殺害,隻是因為他們是穆斯林。”因格裏德反駁:“我知道,這很令人悲傷。但是您現在想做什麼?”她竭盡全力讓對話繼續,問他是否想要汽車或錢來逃跑。
阿德波臘約回答:“我想戰鬥。”
“在倫敦?”
“是的,我想在倫敦引發戰爭。”
“您為什麼不參加這些國家的軍隊呢?這樣您就可以隨心所欲殺人了。這比您在倫敦做這些有意義多了。”
那個男人堅持說,他想在倫敦,在這條街道上戰鬥。
“但是警察馬上就要來了。”
“無所謂”,他說,“我會射死他們。”
然後,因格裏德說出了那句使她成為倫敦驕傲的話:“好,您知道嗎?您是一個人,我們卻有很多人。您覺得結果會怎樣?”
這個男人仍然無動於衷。“無所謂”,他說,“我會在這兒打響我的戰爭。”
整個過程中,因格裏德一直豎起耳朵聽警報的聲音,她預計會有一支精銳警察車隊到來。“但它一直沒有出現”,她回憶道,“我擔心他會認出另一位英國士兵,然後發起襲擊,而且我也不希望警察到來的時候被他看到。”因格裏德想阻止阿德波臘約四處張望,盡力把對方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他看起來完全發怒了”,她說,“就好像剛剛收到了一張2000歐元的電費單。不過他很聰明,英語也說得很好。”
她不斷在心裏祈禱“和我說話,和我說話”。為了抓住他的注意力,她把話題再次轉向英國的外交政策:“對英國士兵來說,這隻是一份工作。他們隻是因為美國人才去這些國家的,您為什麼不對美國人發火?”阿德波臘約看著她說:“你說得對,這是個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