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盧西亞諾·帕瓦羅蒂(1 / 1)

盧西亞諾·帕瓦羅蒂1935年出生在亞平寧半島上的小城市摩德納城郊。

這裏承襲著意大利文藝複興的餘韻,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藝術之花。

帕瓦羅蒂的父親是個出色的男高音,曾一度想成為職業歌唱家,可惜的是,他沒有出眾的音樂聽覺。

帕瓦羅蒂的母親是個感情豐富的女人,她愛聽音樂,優美的音樂往往能喚起她心中的狂瀾。帕瓦羅蒂十分幸運,他既繼承了父親動人的歌喉,又繼承了母親豐富的情感。

帕瓦羅蒂從5歲開始,便跟著唱片模仿唱歌。那時,他的嗓子像漂亮的女低音,唱起歌來很好聽。他經常在臥室中拴上門,高唱《女人愛變卦》,一遍又一遍……帕瓦羅蒂9歲那年,進入了教堂的唱經班。放學了,他踢完足球,回家吃完飯後,總是和父母一道去參加晚禱時的唱經,有時,還能幸運地擔任領唱。

在他12歲時,有一次,他所崇拜的著名男高音吉裏來摩德納歌劇院演出,帕瓦羅蒂喜出望外,特意跑去聽吉裏練聲。在劇院裏,帕瓦羅蒂初次欣賞到世界上第一流的聲音,他為此而激動萬分,興奮地告訴歌唱家說:“我也想成為男高音!”

1955年,帕瓦羅蒂由師範學校畢業。他放棄了上大學而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學音樂。對此,母親支持他的選擇,然而父親卻對他直潑冷水:“想成為歌唱家?沒那麼容易,那真是千裏挑一。

吃那碗飯難得很,不必去冒風險!”他向父親提出,請他們再供養他幾年學聲樂,如果在30歲之前仍然一事無成,他就改弦易轍,另謀出路,自食其力。

於是,學藝生涯開始了。帕瓦羅蒂父親的朋友,男高音歌唱家阿裏戈·波拉答應免費收他為徒。當然,這個決定是在他聽了這個小青年唱的歌劇片斷之後作出的。

在七年半的學藝生涯中,帕瓦羅蒂在一個小城市舉辦過兩場獨唱音樂會,可惜不成功,這使得他想成為職業歌唱家的夙願就像是一個遙遠的夢。他一度由自信、樂觀變為自卑、消沉,憂鬱成疾的帕瓦羅蒂的聲帶上也長起了小結。在費拉拉演出時,他的男高音變成了“男中音”,連一般歌手的水平也夠不上。帕瓦羅蒂以為自己成為歌唱家的美夢徹底幻滅了。他絕望地對後來成為他妻子的阿杜阿·維羅尼說:“沒希望了,再到薩爾索馬焦雷演一場,從此與舞台告別。”沒想到,奇跡出現了!由於解除了精神負擔,帕瓦羅蒂在薩爾索馬焦雷的獨唱音樂會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自己多年來付出大量辛勤的汗水,從阿裏戈·波拉和康波加利安尼那裏學來的全部技巧,他自己與生俱來的美妙嗓音都在這次音樂會上一下子全表現了出來。

他激動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但願這是生命中的一個轉折點。

帕瓦羅蒂應邀在勒佐·艾米利業的阿裏斯托大廳演出,他選唱難度很大的男高音詠歎調《弄臣》中的《我似乎看見了眼淚》。

走上舞台,帕瓦羅蒂看到坐在觀眾席位上的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費魯齊·塔利阿維尼。他感到在大師麵前演山,無異於關公麵前舞大刀,他頓時緊張了起來,呼吸急促。他極力控製住自己,努力把自己的特長發揮出來。演出後,塔利阿維尼對帕瓦羅蒂的演唱十分滿意,當即表示:“我還要看你的《波希米業人》演出。”帕瓦羅蒂深感榮幸,興奮得幾乎要跳起來。

1961年,帕瓦羅蒂以《波希米亞人》中魯道夫的一個唱段參加了阿基米·佩裏國際聲樂比賽,一舉奪得了第一名。

1963年,歌劇界巨頭瓊·英格彭在愛爾蘭都柏林歌劇院看了帕瓦羅蒂的演出後,立即請他到英國科文特加登歌劇院獻藝。不久,帕瓦羅蒂又在倫敦電視台舉辦的“星期日之夜”中露麵,借助於電視台,帕瓦羅蒂的歌聲飛進了千家萬戶。英國觀眾對他的表演發出了“瘋狂的反響”。

1965年,帕瓦羅蒂首次跨過大西洋,登上了美國歌劇院的舞台。他和薩瑟蘭同演《拉美莫爾的露契亞》,又博得了美國觀眾的狂熱喝彩。接著,澳大利亞也響起了帕瓦羅蒂迷人的歌聲——他和薩瑟蘭在澳洲進行巡回演出。

1967年,帕瓦羅蒂在舊金山一舉成功。

1972年他在大都會歌劇院又與薩瑟蘭合作,演出《團隊的女兒》,在一個詠歎調中,帕瓦羅蒂從容不迫地從胸中連續唱出了9個“高音C”!在演出另外兩個劇目《清教徒》和《遊吟詩人》時,帕瓦羅蒂竟然唱出了“高音降D”,“高音D”直至“超高音廣。這是音樂史上記載過而本世紀還沒有人耳聞過的聲音!至此,他已經用自己的歌聲衝開了地球上任何一個歌劇院的大門!

帕瓦羅蒂終於以他華麗輝煌的嗓音和純熟精湛的歌唱藝術征服了全世界。他被人們置於世界十大男高音歌唱家之首,登上了“當代歌王”的寶座。

帕瓦羅蒂是一位抒情男高音歌唱家,與多明戈、卡雷拉斯並稱世界三大歌王。他以渾厚而美妙的歌喉和能夠唱到男高音最高音調C的超高音而聞名遐邇,譽滿全球。他被人們置於世界十大男高音歌唱家之首,登上了“當代歌王”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