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開疆擴土 第三十七節傳喜訊南詔國破,賣國主細奴邏遭擒
張成才前腳忽悠走了長孫衝,後腳就迎進門了許敬宗,一聽長孫無忌要見自己,就知道這事情肯定有了眉目,為了不影響長孫無忌休息,倆人約好,第二天張成才去拜會長孫無忌,讓長孫無忌也好好休息一晚上,省的到時候哈欠連天的談不下去,許敬宗自然是連連答應,急急忙忙的跑回去給那長孫無忌報喜去了。
雖說這朝堂上是龍爭虎鬥,可也沒耽誤人家張大公爺開疆擴土,就在張大公爺忽悠走了長孫衝,趕跑了許敬宗的時刻,薛仁貴和王玄策卻在個軍機處跟上書房同時拿到了南詔的軍報,這不看還罷,一看內容,這倆人笑的臉上都開了花了,咋回事啊?
要說程處亮還真是幫他爹,除了長的像個實在人,其他地方都不象,這貨接到上書房給了協議,知道那南詔已入甕中,為了更加徹底的把個南詔弄的山窮水盡,這貨在個南詔是大肆的招工,還開出了條件,幹滿一年連續做工的,大唐可以給他們開個綠卡,讓他們也做做唐人。
當然了,和程處亮也沒怎麼按規定來,隻要申請的,基本都過了,搞的南詔是人口劇減,按說招工那些人倒顯不出來,可一個個拖家帶口呼朋喚友的往大唐走,這人數就是相當的客觀了。
就這麼著折騰了一年,那南詔現在已經是無人可用,就看見一家家一戶戶想著辦法往大唐跑,程處亮還時不時的派兵接應一下,搞的南詔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雖然也跟程處亮提過幾次抗議,可程處亮回答的是非常的幹脆,
“張大公爺說了,南詔人來去自由,如果有唐人願入南詔為民,我大唐絕不阻攔,鼓掌歡送!”
要是到了這個時候還反應不過來大唐想幹什麼,那南詔就真成了傻子當家了,眼看著自己賴以生存的山林,變成了毫無用處的金銀,眼看著天然的屏障瘴氣,因為失去的樹林而消失的無影無蹤,以前大唐想要欺負自己還真不容易,起碼你得找上三五個月,可現在卻跟活在人家眼皮子底下一樣。
更可怕的是,隻要大唐願意,幾天的時間就可以把自己這邊過去的精壯組建成軍,至於道路更是被他們修的四通八達,每過幾裏地,還建了看護樹木的塢堡,一旦開戰,大唐的軍馬那是朝發夕至,南詔地利的優勢已經蕩然無存了。
南詔的國主細奴邏倒是也挺看得清形勢,知道再這麼下去,自己這個國主就得城光杆司令,再看看手下這些個大臣,把個金銀珠寶,子女財帛是拚了命的往外運,有的去了大唐,有的去了吐蕃,還有幾個沒眼力勁的跑到了天竺,大部分的官員那是孑然一身,天天在南詔等著拿個俸祿,一旦開戰,估計是立馬就要跑路。
程處亮對南詔的官員往自己這跑也很頭疼,說輕了是拐賣人口,說重了是招降納叛,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還是張大公爺給他拿了主意,是人就要,多多益善,反正來了他就跑不了,再怎麼說,這幫東西都是往咱們運送金銀財帛,現在是兩國交戰鬥智鬥勇,別管是官是民,是鬼是人,斂活就行,把條件弄高點,讓他們可著勁的來,等南詔滅了,再跟這幫孫子算賬。
細奴邏為了這事很是頭疼,眼看著自己馬上就要變成孤家寡人,趁著還有幾個手下,趕緊的拉到了一起商量出路,幾個手下倒是光棍,直接就分成了四派在那死磕,
第一派是主戰派,口號喊的是震天動地,非要跟大唐拚個你死我活,要求國主集合兵馬,立刻出兵毀壞修建的道路,把程處亮這三千人馬趕出南詔,然後號召軍民與大唐拚命,這類人主要是軍中的元老和後起的新秀,都是些要兵沒兵要權沒權的主,為啥啊?
這兩年南詔因為倒賣樹木掙了大錢,上上下下是貪腐成風,會摟錢會送錢的全都占據了要害的位置,就這些個元老重臣,還有些個有本事的新秀,因為沒錢送禮,不斷的遭到排擠。
他們心裏十分渴望著打上一仗,也讓大家知道知道,吹牛拍馬吃喝送禮,到了戰場上是沒有用滴,關鍵時刻,還是要靠刀槍劍戟,和那一身的武藝,隻要開戰,他們就能把個軍權重新拿到手裏,所以這幫人是打定了主意要跟大唐死磕一場,也不管簽沒簽過什麼協議;
第二派是降唐派,這幫子東西想投降大唐也不是為了什麼民族大融合,更不是為了南詔百姓能更好的生活,而是因為子女財帛全都去了大唐,孤身一人留在南詔等著領點俸祿,萬一開戰,自己家的老婆孩子金銀財寶,恐怕都要被個大唐納入懷中,那自己的辛辛苦苦搜刮來的那點家業,豈不成了白費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