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 遲來(1 / 3)

三戒和尚搖搖頭,說道:“這位玉成子道友修為精深,小僧並未看出,實在是叫人佩服。”

原來玉成子直接是以陰神幻化做自己的肉身前來,跟諸位侃侃而談卻沒有叫人察覺,由此觀之,他的修為未必就比大名鼎鼎的三戒和尚差到哪裏去。

玉成子肉身不知在什麼地方,但是肯定是處在嚴密的保護之下,他沒有攜帶肉身前來此地,想來是一早就沒有打算善了。

葛然修行的是三元劍訣,也不缺一往無前的氣勢,見到玉成子已經衝進了紫霄觀,他也不跟三戒和尚磨嘰了,身後飛劍無風自動,在那符陣鑽進鑽出,將阻攔在他麵前的符陣刺了個千瘡百孔,猶如篩子一般。

他一個踏步,就將符陣裝了個大洞,留下一個人形的破洞輪廓。

那輪廓似要緩緩修複,趁著此時,三戒和尚一閃身,隨同葛然一起鑽了進去。

待到三戒和尚進入紫霄觀,見到眼前的場麵,不由得歎了一口氣,誦念了一聲佛號。

“阿彌陀佛。”

隻見眼前的寬闊場地之前,橫七豎八的躺著眾多穿著紫霄觀道袍的弟子們,他們的腦殼都被飛劍鑽出個窟窿,卻沒有流血,傷口處已經被飛劍的高溫給封住,所以血液無從流出。

三戒和尚倒是不會衝上去指責玉成子什麼,因為玉成子並沒有濫殺無辜。

也許這時候有人會問,這些紫霄觀弟子毫無反抗之力,但是玉成子卻毫不猶豫的將其斬殺,這不是濫殺無辜又是什麼?

但是三戒和尚看事情從不隻看表麵,這些紫霄觀弟子的確是沒有反抗之力,但是他們身為紫霄觀弟子,聽從紫霄觀的吩咐,來到這裏顯然不是為了看風景,而是為了阻攔,可是紫霄觀中人明知他們不敵,卻依舊讓他們前來,這般作為是為不智,就算死了也是紫霄觀內決策之人導致的慘劇。

更重要的一點即便是那紫霄觀麵對玉成子和葛然理直氣壯的質詢時竟然緊閉門戶,不許兩人進入,這無疑時默認了為之前遭遇的事情負責,無論他們實際上時因為何等緣由做下這樣的決定,但是在外麵之人看來,他們就是默認了,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此乃公道。

也許這些紫霄觀弟子自己都不清楚那些事情是不是紫霄觀做下的,而且他們也沒有下手,但是身為紫霄觀的一份子,紫霄觀的問題他們必須要承擔,不知道和沒有動手作惡事不是借口,這些人享用了紫霄觀的種種便利之處,他們與紫霄觀的聯係緊密之極,紫霄觀所做的任何決定都會影響到他們,紫霄觀作惡事獲得的好處也會反饋到他們身上,所以他們與紫霄觀已經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有因必有果,此時被人殺了不過是償還因果罷了。

三戒和尚自然不會以濫殺無辜的理由去阻攔玉成子,如果他那樣做了,隻能說他事學藝不精,佛法不明,不分是非。

不過三戒和尚畢竟是佛門弟子,麵對這般場景,心裏有些不忍。

葛然卻順著屍首的方向一路向前。

玲瓏法統追求一個快字,沒有花哨的劍法,隻有不斷的追求速度和靈敏。

所以葛然和三戒和尚一路行來,隻見到了一路屍首,甚至有些屍體的表情事那種完全沒有準備的放鬆,一看就是毫無反應的就被殺死了,估計他們死前甚至都沒有見到玉成子的劍光。

對付玉成子這樣的速度高手,最簡單的方式便是頂著個烏龜殼,隻要他敲不破,便自保無虞,不過想要將其殺了,還需找到玉成子的肉身,將其肉身毀了才有機會。

不過純鈞劍雖然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卻也是本質極好的寶物,一般東西還真是擋不住他。

所以玉成子一路殺去,竟然無一人能阻攔他半步。

葛然和三戒和尚穿過廣場,越過巷道,終於在道觀大殿之前找到了玉成子。

此時的玉成子化作的劍光正在瘋狂的攻擊著大殿之前由方正奇帶領的紫霄觀弟子撐起的防護陣法,大殿後麵的神像散發著奇光,源源不絕的湧入陣法之內,補充著損耗。

方正奇怒然道:“你們瘋了,這是要與紫霄道庭開戰嗎?”

葛然說道:“既然你們敢做初一,那也別怪我做十五,早在你們攻擊龍虎觀的時候你們就已經與我們開戰了。”

方正奇惡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沉聲道:“我已經告訴過你們,此時與我紫霄觀無關,你們卻非要扯到我紫霄觀頭上,到時候引發大戰,罪名全部要怪在你們頭上。”

葛然說道:“我們也是身不由己,畢竟紫霄觀的諸位總要給我們死去的門人弟子一個交代。”

方正奇說道:“你們這般作為與魔道有什麼分別,無憑無據,強行汙人清白。”

“隻要你們現在退去,我方正奇發誓,此事並不是我等紫霄觀所為,若是有違此誓,天打雷劈!”

葛然冷笑道:“若是發誓賭咒有用,這個世界上哪來那麼多背誓之人,老天爺也管不過來。”

發誓其實也是有講究的事情,如果是在某某神靈或者是大能的見證下起誓,隻要由足夠的供奉,這位大能或許會費點功夫查知一下事情的真偽,保證誓言的執行。

像是王佛,若是他給太原道君上貢足夠的道功,便可與人簽訂一契約,太原道君保證契約的執行,這個原理也可以用在發誓賭咒上,王佛上繳一筆道功,便可以叫某人發誓賭咒,如有違背,自有太原道君懲戒。

當然,太原道君應是不應就要看太原道君的想法了,畢竟似這等大能,管不管閑事全看心情,不過在有道印之人之間的交易都是在太原道君的控製之下,以太原道君作為中間人,有人搞鬼自然由太原道君懲戒。

對天地發誓則是其中最為無用的一條,天地或許有靈,可是他從不對人類的請求有所回應。

所以謊言還是真話,一般而言可不是用發誓就能判斷的,需要人與人之間存在信任感的時候才可能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