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常見疾病食來補7(1 / 3)

第八卷 常見疾病食來補7

第七章 手術病人的營養飲食

重視手術病人營養,事半功倍

營養對於人體至關重要,而營養的來源是多方麵的,人體對於營養的吸收和利用也是多方麵的。生命機能的維持、生理功能的運作、器官和自身的健康等都需要有足量的營養素來供給,一旦出現不足,身體的健康狀況就會出現問題。對於病人而言,機體對營養的需求大大增加,在滿足生理指標需求的同時,還必須滿足人體在病理狀態下的營養需求。隻有供給了足夠的、合理的營養素,治療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1術前補充營養也很重要

我們通常比較注重手術後的營養補充,但專家提醒:術前補充營養也很重要。營養專家認為,營養與健康的關係非常密切,對於手術前後的外科病人更為重要。術前有足夠的營養貯備,可增加患者對手術和麻醉的耐受力,使治療能順利進行。如果患者營養缺乏,特別是營養狀況長期較差,手術後會因抵抗力下降而引起感染、創傷愈合延遲等並發症。

2手術後的患者都該進補嗎?

其實並非每一位手術後的病患都需要進補,應當視病患的疾病種類和手術前後的身體狀況而定。例如,癌症病患在手術後,通常需要給予適度的營養支持,如增加熱量和蛋白質的攝取,以幫助他們恢複體力。若是需要繼續做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電療),則更需要積極補充營養來建立基礎,以加強各類治療的效果,同時減少化療/電療副作用的產生。

骨折的病患,若是隻有骨折的問題而無其他外(創)傷,則隻需適度補充營養與熱量。若是熱量增加太多,可能會造成肥胖問題,反而使病患的負擔增加,不利於日後的康複。

手術後不能盲目進補

很多人都知道做手術是件大事,也知道手術後需要補充營養,尤其是家人或朋友做完手術,很多人都覺得應該給他們補充營養,但是關於如何補卻沒有“主見”,隻是跟著廣告走,或者“隻買貴的,不買對的”。

給患者術後補充營養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一般來說,術後機體能量、蛋白、維生素等需求增加,應供給患者充足的能量,適當補充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的食物。但具體到個體,則應綜合考慮患者的病情,即基礎疾病、手術類型、有無合並症、能否進食等。例如,肝膽術後應控製脂肪的攝入量,合並腎髒疾病患者應控製蛋白質的攝入量。

因此,術後患者的營養補充絕非簡單地給予高能、高蛋白的食物,而是應在營養醫師的指導下進行的,不能盲目進補。現在市麵上很流行的高檔補品如各種蛋白粉和魚油,就不是人人都適合的。若聽信廣告宣傳隨意增加保健品,反而對健康不利。

手術患者進補高蛋白奶粉好嗎

現在有許多標榜高營養的高蛋白奶粉,在手術病患的床邊幾乎從不缺席,它們真的符合病患的需要嗎?

由於現今人們的營養狀況已有過剩的現象,許多人罹患內科慢性疾病或是有潛在性的慢性疾病問題,若是在手術後隻因為要補充營養,不論其身體狀況,一味給予高蛋白奶粉,反而會增加身體的負擔,不利於手術後的複原。因為蛋白質在體內的利用同時需要充足的熱量支持,若是熱量不足,會使蛋白質被燃燒產生熱量,不但達不到補充蛋白質的目的,反而因為要排除蛋白質所產生的廢物而使肝腎的負擔增加,不利於慢性疾病的控製與治療。

當然,有一些人確實是需要用高蛋白奶粉來補充營養的。例如,原本就過瘦或是食欲不佳而無法借一般飲食來獲得足夠營養的病患,營養師也會建議病患使用這類營養補充品。不過營養補充品並非隻有高蛋白奶粉,目前可以利用的口服營養補充品種類繁多,可以針對不同狀況加以選用。

手術患者該服哪類口服營養補充品

口服營養補充品大致上可以分為完全營養品、單類營養品和特殊營養品。

所謂的完全營養品,其中的各類營養素量足而均衡,可以替代正餐食用,例如,完全無法自行進食而需要插管喂食的病患就需要使用這類營養品。若是可以自行進食,但無法攝取足量的營養時,也可以酌量搭配,當點心食用。

單類營養品,諸如隻提供熱量的葡萄糖聚合物、提供蛋白質的高蛋白奶粉,都是屬於此類補充品。有時病患飯量小或食欲差,無法使用太多米飯等主食,以致熱量攝取不足,這時就可以在流體的食物中添加葡萄糖聚合物,以增加熱量的攝取。它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溶於水,又沒有異味(量多時略帶甜味),不會增加食物的體積,因此可以大量添加在開水、湯、稀飯等富含水分的食物中食用。而高蛋白奶粉,適用的對象則是蛋白質攝取不足或蛋白質需求量大的人,如癌症、重大創傷、燙傷的病患。

目前已有一些針對慢性疾病患者所設計的特殊營養品,例如腎髒病配方、糖尿病配方或增強免疫力配方等。但是因為此類營養品的性質特殊,對於病況複雜的病人不一定適合,一定要與營養師或醫師討論後才能使用。

外科手術前要注意的營養飲食原則

一般外科手術都會出現失血,術後則有發熱、感染、代謝紊亂、食欲減退、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大便幹燥等症狀,甚至發生嚴重的並發症。因術中的失血和蛋白質丟失以及術後分解代謝增加,機體很容易出現營養缺乏,因此在術前改善機體營養狀況和儲存營養是促進病人康複的一個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