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

張仲景(生卒年不詳),漢末醫學家。名機,南陽郡(今河南南陽)人。相傳曾任長沙太守。當時傷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鑽研《內經》、《難經》、《胎腫藥錄》等,廣泛收集有效方劑,著《傷寒雜病論》。其書輾轉流散,經後人多次收集整理,成《傷寒論》、《金匱要略》兩書,分論外感熱病與內科雜病。倡“六經分證”和“辯證論治”原則,闡述寒熱、虛實、表裏、陰陽的辯證及汗、吐、下、溫、清、和等治法,總結了漢以前的醫療經驗,對中醫學的發展有重大貢獻。

張仲景自幼好學,博覽群書,掌握了豐富的知識。當時的讀書人都想著如何當官,不關心民間疾苦,張仲景很瞧不起這類讀書人。當時迷信盛行,人們有了病不去求醫而相信巫師作法可以治好病。張仲景從小立下誌向,想當個醫生,為鄉親們解除疾病。為此,他拜同郡名醫張伯祖為師,學習治病救人的本事,幾年後便在鄉裏為人治病。漢靈帝時,張仲景被選拔出來做官,一直做長沙太守。他為官清廉,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東漢末年,由於戰亂頻繁,瘟疫大麵積流行,很多人得病去世。張仲景的家族,原有200多口人,不到十年時間,就病死了五六十人,其中十分之七的人是患傷寒這種流行病死的。那時候所說的傷寒病,包括霍亂、肺炎、痢疾、流行性感冒一類的急性傳染病。當時,大多數醫生對這種流行病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所以人們成千上萬地被傷寒病奪去了生命。

張仲景為了解救人們的疾苦,他下決心要找出一套治療傷寒病的辦法來。他總結自己給人治病的經驗,對傷寒病的各種症狀都做了詳細記錄,還細心地詢問病人傷寒病發病的原因和服藥以後的各種變化。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張仲景終於總結出了一套關於傷寒的診斷、治療、用藥的方法。他認為傷寒病從初起到病危,有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在不同的階段,對不同的病人,應當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有的病人需要讓他出汗,有的病人則不能出汗;有的病人應當讓他下瀉,有的病人則絕對不能下瀉;有的病人可以用針灸,有的病人則千萬灸不得。

張仲景說:“如果不應當發汗的病人服了發汗藥,那就會使病人的津液枯竭,斷送性命;應該發汗的病人不讓他服藥把汗發出來,那就會使病人的毛孔閉塞,窒悶而死。不應當瀉下的病人服了瀉下藥,會使病人開腸洞泄不止而死;應當瀉下的病人不服瀉下藥,就會使病入腹脹煩亂,浮腫而死。不當灸的病人一灸,就會使病人火邪入腹,加重其煩惱而死;當灸的病人不灸,會使病人經脈阻塞,無法消散而死。”總之,給人治病必須弄清楚病人起病的原因,病症發展到了什麼程度,曾經服過什麼藥,隻有把這種種情況全都了解清楚了,才能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為了要弄清楚病人的全部情況,張仲景反對當時醫生治病時墨守成規而又十分草率的做法。他說:“人命關天,治病救人必須謹慎。”張仲景給人看病,很好地運用了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發明了的望、聞、問、切四診法。望是觀察病人的氣色,聞是細心聽病人說話和呼吸的聲音,同時詢問病人的自我感覺和飲食大小便等情況,切是由輕到重地按病人兩手的脈搏。張仲景認為隻有很好地運用四診法,並且把通過四診得到的各種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得出病情已經發展到了什麼程度的結論,從而才能製訂出正確的治療方案,開出對症下藥的方劑。

張仲景通過長期的行醫生涯,仔細研究,已經能夠根據四診法分辨病人的症狀是陰症,還是陽症;病在淺表,還是已經深入髒腑;是虛症,還是實症;是寒症,還是熱症。這陰陽、表裏、虛實、寒熱,被稱為中醫診斷學的八綱。四診八綱辯證施治的理論原則是中醫學的核心思想。張仲景對這個理論原則的奠定,做出了極其重大的貢獻。

除了傷寒病以外,張仲景對其他疑難雜病也下了很大功夫去探求治療方法。雜病的範圍很廣泛,大致上以內科病為主,也包括婦科、兒科和外科等疾病。張仲景治病不一定都給病人用內服藥,也經常采用針灸、溫熨、藥摩、浸足、吹耳、噴鼻等等治療方法。他認為對於一些疾病來說,這些治療方法的效果也許會比內服藥更好。

張仲景主張有病要及時治療,無病要及早預防。他說,預防疾病的方法是飲食有節,勞逸適當。能做到這兩條,基本上就能保持身體健康,遠離疾病了。

張仲景一邊行醫一邊總結自己的臨床經驗,記錄下許多有效的方劑。他撰著了一部《傷寒雜病論》把醫治傷寒病的方法告訴大家。後來,晉朝的名醫王叔和,在仔細鑽研了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以後,把這部重要的醫書分開改編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書。《傷寒論》專門分析傷寒病的病理,提出治療方法,附有治療的藥方。《金匱要略》則是治療各種雜病的藥方彙集,這兩部醫書都是中醫的經典著作,張仲景以他自己對醫學的傑出貢獻被後人尊稱為“醫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