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開啟中新關係新裏程(1)(1 / 1)

開啟中新關係新裏程

張高麗副總理這次訪新平添了兩國關係中的正能量和利好利多因素。展望未來,中新關係定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張高麗副總理10月20日至23日應邀訪問新加坡,並同新加坡副總理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和內政部長張誌賢共同主持了中新雙邊合作聯委會第十次會議,中新蘇州工業園區聯合協調理事會第十五次會議和中新天津生態城聯合協調理事會第六次會議。期間,張高麗還分別會見了新總統陳慶炎和總理李顯龍。所有這些重大活動都取得重要成果,有力地加強了“聯委會”的作用,推動了中新蘇州工業園區和天津生態城的“升級版”建設和中新關係全麵深入發展。

中新“聯委會”,蘇州工業園區和天津生態城及其年度會議機製是兩國所獨有的。它們是中新合作緊密與深化的標誌,也是推動兩國關係特別是經濟關係發展的重要平台。

中新雙邊合作聯委會是兩國最高層級的雙邊合作機製,過去10年,在兩國經濟、金融、科技、人力資源開發、社會管理等合作領域發揮引領作用,取得諸多重大成果。第十次“聯委會”聚焦經濟轉型、金融合作、人文交流、包容與可持續發展四個方麵,達成了廣泛共識。

蘇州工業園區是兩國政府間一個超大型旗艦式的創新型合作項目,創建19年來,在促進當地經濟與社會發展,尤其在發展創新型經濟、建設創新型科學園區方麵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這次會議旨在促進園區的轉型升級,確立了加強發展現代服務業主要是金融業、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和推動科技創新三大優先目標。雙方同意以現代服務業和科技創新為引領,全麵打造園區“升級版”,支持園區赴中國其他省市和東盟其他國家開展投資合作,以便將中新蘇州工業園區“複製”到更廣大地區和更多的國家。雙方還確定了將它建設成集產業、商貿、金融、居住等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新興城鎮的目標。

中新天津生態城是兩國合建的世界上第一個生態城鎮。這是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根據發展低碳環保經濟的理念而建設的。這次會議通過了該生態城未來5年發展願景規劃,雙方將加大投入,朝著將其建成一個既適合環保宜居又蓬勃發展綠色經濟的全球最大生態示範城的目標邁出了一大步。此外,雙方還簽署了兩國成立服務貿易促進工作組、推動兩國企業聯合“走出去”等七個合作文件。此訪增強了中新合作的全麵性與前瞻性,加強了兩國重點合作項目建設及其示範效應,開啟了中新關係新裏程。

張高麗副總理這次訪新是李顯龍總理不久前成功訪華之後兩國又一次重大雙邊外交行動,也是落實兩國領導人達成重要共識的後續行動。此訪取得豐碩成果顯著提升了兩國關係,是由多種因素推動的。

其一是強有力經濟關係的驅動。新加坡是一個幅員僅715.8平方公裏,人口隻有530萬的小國,但它對華經濟關係的發展速度與規模遠超其他東盟國家以至其他地區的大國。它是東盟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同中國建立了雙邊自貿關係的國家,2012年雙邊貿易額達845億美元,是1990年建交時的30倍;是東盟中第一大對華投資國,2012年對華投資累計達684億美元,是1990年的170倍,也是中國第二大外資來源國;是第一個中國國外人民幣清算中心和第一個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國外市場,也是中國第二大本幣互換國,在中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盡管中新經濟關係如此長足發展,但由於兩國經濟互補性強,雙邊經濟關係發展潛力仍然巨大。這是中新關係全麵強勁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動因。

其二,良好政治關係的保障。中新兩國盡管社會製度和國情不同,外交政策取向有差異,但都高度重視並致力於超越這些不同與差異,不斷提升雙邊關係。中國作為大國,始終恪守聯合國憲章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持睦鄰友好政策,和新發展了互相尊重、完全平等、互利共贏、友好合作的新型國家關係。兩國在推動以東盟為中心的東亞區域合作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等重大問題上有相同的利益與基本一致的立場。兩國高層互訪頻繁,戰略互信不斷加深。兩國良好的政治關係促進和保障了兩國經濟關係的跨越式發展。

其三,中國與東盟關係提升的積極效應。今年,中國與東盟國家領導人交往頻密,相互在雙邊與地區問題上加強了溝通與協調,相互關係顯著升溫。特別是習近平主席與李克強總理在先後訪問東盟國家之際,提出了一係列提升與東盟整體關係的意義深遠而富有建設性的主張與構想,受到東盟國家的積極響應,將雙方關係提升到一個新高點。中國東盟整體關係的提升對中新關係有重要促進作用。

中新之間沒有根本利害衝突,隻有友好合作、促進相互發展和地區穩定與繁榮的相同訴求。張高麗副總理這次訪新又平添了兩國關係中的正能量和利好利多因素。展望未來,中新關係定能更進一步。(文/尹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