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儀式結束以後,少數自覺身體有恙的居民,立即到門診部掛號,提前接受治療,反正又不花錢。
這個年代,兒科常見疾病,絕對是營養不良、腸道寄生蟲,缺乏碘鉀鈣矽維生素所導致的夜盲、甲狀腺腫、發育不良等等。
成年人最常見的疾病,則是胃腸道炎症潰瘍、甲狀腺腫、夜盲症、細菌性痢疾等等;感冒、貧血、浮腫更常見。
果然,第一天開業,二十名醫生就接診上百人,幾乎所有兒童都患有嚴重腸道寄生蟲疾病,也算正常情況,兩粒史克腸蟲清,就能解決問題。
其他夜盲症、腹瀉、腸胃炎,也有魚肝油、呋喃唑酮、胃康靈、阿莫西林可以針對性治療,效果很好。
……
最嚴重的病人,是一名青年,突發急性闌尾炎,真是趕巧了,如果在昨天他可能就掛了,不死也要脫層皮。
這家夥幾天前就感覺胃痙攣,而且伴有惡心、嘔吐的情況,還以為是自己吃壞肚子了,沒太重視。
結果,剛剛參加完活動之後,腹部突然劇烈反跳痛,按壓更痛,差點暈倒在回家的路上,被居民送到醫院。
急診科兩名值班醫生,立即上前來進行診斷,圍觀群眾非常多,都想看看這些醫生技術如何,五姓七望的代表也跑過來,遠遠圍在外麵瞅。
主治醫生:“哪裏最疼?”
青年:“呃~右下腹部,就這裏。”
主治醫生:“是這裏麵嗎?”
青年:“喲喲~對對,一壓更疼。”
主治醫生:“身體向左側臥,把右大腿向後伸試試,看右下腹是否疼痛?”
青年:“哎喲~疼,不敢伸……”
主治醫生:“行了,躺好吧,應該是急性闌尾炎;抽血送檢血常規,把人送到超聲檢查室,手術室準備好,讓消化科李醫生、外科張醫生,馬上過來。”
另外一名助理醫師,連忙取出一組真空采血器,采集血液樣本;旁邊一名見習護士,打電話通知手術科,準備做腹腔小型手術。
很快,血檢結果公布出來,白細胞計數高達14.5×109/L,超聲檢查確認急性闌尾炎無疑,建議立刻手術。
這種病在古代被稱為腸癰,基本上沒得治,除了華佗有過開刀治療,後麵沒聽說有誰會,其實並不困難。
……
這是醫院第一次做手術,隻能成功不能失敗,寧院長得到通知後,讓劉宇也參加手術,負責技術指導。
劉宇感覺沒什麼必要,這些軍醫的技術水平,做一台闌尾清除手術,還是綽綽有餘的,問題不大。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還是親自監督了手術過程,萬一出現失誤,他可以馬上進行補救,確保萬無一失。
手術室管理科、兼職麻醉師、創傷外科、消化科、急診科、護士科,一共十幾個人,操作、觀摩這台手術;操作極其規範,耗時47分鍾。
結果,當然是非常成功,手術效果非常理想,主刀醫生技術不錯,劉土豪什麼都沒做,就負責講解了一下。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