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武會夜宴(1 / 2)

吳公約輕笑兩聲,不緊不慢道:“十三太保多慮了,你我皆為朝廷命官,既是同僚,何須相互猜忌呢?”

吳公約所言不無道理,況且吳公約功高望重,仁心仁聞,被世人所敬仰,那些參加比武大會的,本來多數是閑雲野鶴的江湖浪子,但聽說是吳公約主持的,就應聲前來,給足了吳公約麵子。

李存孝點頭道:“也好,省得我跟陸小弟去找酒樓了。”

當夜,吳公約宴請了兩百餘名參加比武大會的英雄好漢,府上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吳公約舉杯高聲道:“承蒙各路英雄豪傑賞臉,吳某不勝感激。俗話說,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人生苦短,身為男子漢大丈夫,若不幹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豈不是如螻蟻般苟且偷生,糟蹋了這一身的本事?”

吳公約豪言壯語,引得在場的好漢激情澎湃,一名粗壯的大漢猛地喝了一碗酒,道:“吳大人,我們隻是一盤散沙,能夠投奔像您這樣大人物,真是求之不得。”又轉向在場的各位,豪言道:“兄弟們,我們誓死追隨吳大人……”

在場的大多數人也都熱烈響應,“誓死追隨吳大人!”

吳公約擺了擺手,示意停下,慨然道:“我等身為大唐子民,就應當鞠躬盡瘁,赤心報國。試想,若是國破,何以為家?”

吳公約的話說到很多人的心坎裏去了,場麵更是壯誌愁雲,豪情千丈。

李存孝心想:“義父猜想得不錯,吳公約果真是借比武大會,來收攬人才。”

陸淩蕭暗忖道:“師父曾囑咐我要效力大唐,之前還擔心報國無門,如今不正是有這個機會嗎?”

正想開口卻被李存孝打斷,李存孝懇切道:“陸賢弟,我義父李克用乃是一代英雄豪傑,他廣開才路,舉賢任能。如果你能跟隨我義父,以你的本領,何愁不能宏圖大展?”

李存孝身旁的一名大漢聽到此處,頗為不滿,憤然道:“十三太保,比武大會是吳大人主持的,我等又是吳大人宴請過來的,你居然在此明目張膽的拉攏人才,是否太過分了些?”

李存孝瞪了那人一眼,冷漠道:“本將軍的事,還輪不到你這樣一個無名小卒來管。”

場上一片嘩然。

李存孝素來清高孤傲,不喜圓滑,往往是隨心所欲,率性而為。但方才所言,擺明是沒有把在座的各位好漢放在眼裏。

有人已經聒噪,說要把李存孝趕出去。

陸淩蕭左右為難,一邊是自己敬仰的股肱之臣、忠義之士,一邊是自己結交的兄弟,實在不知該向著誰。

其實陸淩蕭下山沒多久,還不懂得朝廷之事、江湖之紛,心想吳公約和李克用既然都是朝廷重臣,同為大唐效力,為何要分個彼此呢?

正當遲疑之際,一名家仆神色驚慌的跑了過來,邊跑邊大叫喊:“老爺,不好了,外麵……被好多羽林軍圍住了……”

吳公約雖然感到驚訝,但仍然鎮定道:“慌張什麼,別掃了各位英雄好漢的興致。”於是起身抱拳道:“各位在此稍候片刻,吳某去去就回。”

吳公約帶著家仆往大門口走去,遠遠的就聽到一陣陣急促的敲門聲,而牆外已被火把照得通亮。吳公約雖是久經沙場之人,但看到這樣的陣勢,仍不免有些提心吊膽,但又心想:“我吳某從未做過虧心之事,何必怕鬼敲門。”思量片刻,吩咐家仆道:“把門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