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民團愈加壯大,不過貌似還沒有一麵像樣的旗幟啊。”空閑下來的張宏逐漸開始有時間去關注一些平日裏容易忽略的細節,而這一天,正在院子裏散步的他看著牆上的一麵黃旗心裏然一動,自己的軍隊如今實力也不弱了,不過軍旗的使用卻仍舊相當混亂,甚至很多時候連數百人的小隊都會舉著不同的旗幟。
民團的各式軍旗來源很雜亂,他們大多都繡著各地村莊城鎮參軍者家族的圖騰,吉祥物,這還算是好的,除此以外,還有不少小隊根本沒有固定的旗幟,他們往往在上戰場前隨意扯些布料以便友軍識別,這現象乍一看似乎不算什麼,但如果細想下去,一支連統一標識都沒有的部隊往往會被認為是流寇匪徒,這在戰鬥前便弱了氣勢,而且這般長此以往,士兵對軍隊的歸屬感也會在無形中被大大削弱。
“看來,這還得我親自動手啊。”此時此刻,張宏心中閃過些許念頭,這個時代的中國人心中還沒有軍旗的概念,因而對於這方麵的設計與推廣思維也就很狹隘,所以理所當然的,這任務還得落到自己頭上。
說幹就幹,想到這裏,張宏一轉身便向書房走去,此刻他心中無疑是相當興奮的,如果自己真的帶領著中華走向強大,那麼今天其設計的這麵旗幟很有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個強盛而龐大的國家沿用千秋的象征,這讓人心中如何能平靜的下來?
回到了書房,張宏迅速攤開了一張白紙,此刻的他心中不乏靈感,自己前世就是一個這方麵愛好者,甚至從民國各個時期軍隊所沿用的軍旗到共和國國旗設計篩選掉的眾多方案多多少少都有些研究,於是幾乎在一時間,數十種含義不同的圖案就湧上了心頭。
閉著眼睛,張宏在腦海中不斷地過濾著這種方案,而很快,他就排除了共和國時期的所有設計理念,這倒不是那些方案不好,隻是如今的中國還遠未覺醒,民眾沒有半點黨派階級觀念,如果旗幟的含義太過超前的話容易讓人一頭霧水,這樣就起不到激勵人心的效果了。
“那就以武昌起義時期的鐵血十八星旗為藍本吧,那種方案蘊意深厚,是個不錯的選擇。”半響,張宏眼睛一睜,隨即用毛筆在白紙上畫了出來,他設計的圖稿以紅為底色,象征這大漢五千年來所遭受的苦難和不屈的鬥爭,而在旗幟中央,則是一個黑色九角,九角代表著華夏九州,而黑色則是軍隊頑強善戰,英勇無畏的體現。
“嗯,不錯不錯,就叫你鐵血九州旗吧。”看著紙上的圖案,此刻的張宏暗暗點了點頭,而隨即,他又在黑九角的頭上各點了一點黃色,正所謂“炎黃炎黃”,紅色為炎,那麼旗幟上再加些黃色就更體現出中華之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