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張,擊發槍的使用可是對歐洲產生了重大的曆史影響的,您看這個。”此時的安德烈擺弄著手裏的武器興致高昂,他很快熟練地從槍身上取下了一個小巧的細長型零件,在陽光的照耀下,這個零件閃爍著淡黃色的光芒,顯然是用銅製造而成的。
“這是火帽,有了它再配合上雷汞底火,我甚至可以保證,五個士兵,隻要五個訓練有素使用擊發槍的士兵,就能輕而易舉地將兩到三個排的燧發槍槍手打的抬不起頭,而如果戰時天降大雨那就更妙了,這種槍械根本不會因此受到半點影響。”安德烈在繼續賣力地介紹,他的言語抑揚頓挫,三十兩白銀一杆的擊發槍,其中可以賺取的利潤可比剛剛的交易還要大上許多。
“安德烈先生,這種槍械在工業落後地區的實際使用過程中對有沒有什麼不便?比如無法製造雷汞而導致其無法使用的。”張宏並沒被對方天花亂墜的介紹所鼓動,他很快皺了皺眉打斷了安德烈的言語,“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道理誰都懂,而自己剛剛在聽見雷汞這個詞時就感覺不妙,畢竟按照後世的知識體係,越先進的武器對整個國家工業的配套要求也相應的越高。
“呃,尊敬的張,擊發槍的使用對於農業國家來說確實有一點小小的麻煩,除了雷汞以外,火帽也全是一次性的,而這兩樣東西對工業的要求是高了些。”張宏的質問讓安德烈有些尷尬,不過隨即他還是決定實話實說,這個主顧可不是那種做了一票生意就走的對象,想要保持長期的合作,還是稍微誠信些的好。
張宏沒有接話,他皺著眉頭似乎是在沉思,自己對於擊發槍性能的優越性並沒有懷疑,但雷汞和火帽確實是一個大麻煩,關鍵技術受製於人的感覺可很不好啊,洋人可以隨時讓民團的武器啞火,但如果不買,本土可以製造的燧發槍相信清廷早晚也會裝備,倒時候打仗可就要艱難許多了。
“張,如果您在擔心雷汞和火帽,我可以保證,每隔一個月船隊都會過來向您出售這些物資,以保證軍隊火器的正常運轉。”作為一個商人,安德烈同樣很能揣測夥伴的心思,此刻的他見張宏默然,很快便試探性地問了一句。
“那如果我要可以生產這些零件的工業設備,你能不能搞到?”安德烈的提議很有誘惑力,不過張宏對此還是有些不滿,他隨即反問了一句,關鍵技術受製於人總歸不是回事兒,如今自己已經和洋人接上了頭,如果有可能的話,或許工業建設這時候也應該要提上日程了。
這樣的質詢讓安德烈明顯地一怔,工業設備的買賣,這裏麵的利潤可要比軍火還要大上不少,隻是“竭澤而漁”這個詞雖然發源於中國,但凡是精明的商人誰又會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做生意忌諱一錘子買賣,如果民團訂購機器數量大的話那錢財自然是滾滾而來,但若張宏隻為了槍械使用的自給自足想要買寥寥幾件設備,自己豈不是自斷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