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 再見安德烈(2 / 2)

“嗨,尊敬的張,我帶著貨物來了,希望這次我們的合作關係會變得更加緊密,現在讓我來介紹一下,這兩位是我的合作夥伴,英國冒險家納爾遜,德意誌貴族魯道夫。”拋下船錨,放下舢板,遠遠就看見了張宏的安德烈滿麵笑容地開了口,不過這回他不是一個人來的,在這家夥的身旁,還有兩個金發碧眼的歐洲人。

“張,你要的貨物價值實在有些龐大,所以我找了兩個合作夥伴,他們在東印度公司和南洋群島都有關係,這對我們的合作是有很大好處的。”對於身旁的兩名同伴,也許是怕引起買主的誤會,安德烈在上岸之後又對他們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不過對此張宏半點都不感興趣,他關心的是自己訂購的工業設備。

“哦,幸會,幸會,我們開始驗貨吧。”禮節性地朝安德烈身旁的兩名新人拱了拱手,張宏很快就將談話切入了正題。而談到這次的貨物,已經預見到自己即將大賺一筆的安德烈臉上笑的如同盛開的花朵,在他的命令下,十多艘蒸汽船的船艙很快就在水手們的操作下被紛紛打開。

“尊敬的張,這些箱子裏麵裝的是你訂購的煉鋼設備,按照設計標準投產後它的年產量為一千噸。另外按照貴方的要求,我也帶來了足夠的技術人員,相信在他們的幫助下你們很快就能熟練地操作這套設備。”隨著一個個密封箱被從船艙中卸下,安德烈也在不斷地解說著,而此時的張宏臉上雖然平靜,但心中卻早已是激動不已!

張宏當初下煉鋼設備的訂單可不是心血來潮,他很清楚,鋼鐵,直到二戰前都是一個國家工業最重要的根基。此時廣西的工業雖然還處於最早期的萌芽狀態,卻也已經感受到了鋼鐵的重要性!燧發槍和擊發槍上的精密零件,土炮的炮管彈丸,由於沒有現代化的冶金工業,這些東西民團眼下隻能用稀缺的銅來鑄造。

民團自起兵以來便一直致力於實現火器化,如今,在張宏的不斷努力下廣西已經可以大量生產燧發槍。但由於始終無法獲得足夠的銅,直到現在,他手下的數十萬軍隊中換裝了洋槍的部隊仍舊寥寥可數。年產量一千噸的鋼鐵廠或許在歐洲算不上什麼,但對於民團來說,那是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意義的!

張宏很有自信,隻要這個鋼鐵廠正式投入生產,那麼至多三四個月的功夫燧發槍和擊發槍就能配備到每一名民團戰士手中!想想看,幾十萬初步實現了火器化的軍隊,這樣的力量恐怕就算是放在歐洲,也不能算弱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