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節 昔年舊事(1 / 2)

九淵從茗泠島一路沿水道來,足尖一點淩淩自船上而下,落穩腳步一時心間幾多感慨。已是數十載春秋,再踏上這桓都城的土地,仍是那般熟悉。若昔年不是為她執意躍出那金瓦紅牆,此時這高樓廣市定是已經盡屬他的掌控之中。倒是心中並無惋惜,江山之於他,盡不如美人一回眸,歎隻歎此生陰陽兩隔再無法相知相守。

一騎白馬絕塵而去,圍繞桓都之外一行直至天色漸晚也無意停歇,隻想將此間風光再仔細看過一遍。怕隻怕若再見舊人,當不知如何是好,道不同本不相為謀,意與四方逍遙奈何世事牽絆,想要置身事外談何容易。

晚飯過後,仇宅之中走出兩名下仆,仔細點起門前懸著的燈籠,穩妥掛起之後回身欲返,但聽遠處傳來馬車踢踏之聲。

“勞煩兩位稟報一聲,淵歌樓九淵拜訪軒景閣主。”

“先生交代的事情,我已經都辦妥了,今日一早,趙平成果然被革職查辦了。”

“這些年他手上纏著不少冤魂,如果廷尉卿秉公查證的話,這些舊案足夠把他送上刑台。”

九淵剛到桓都便直接拜訪了仇宅,這會正與池承之談論著這幾日桓都中發生的事,雖然前些天他人還未到,但其實這一連串的事情多半是早在天陵城時他便已經安排好的。

“還有一事。”池承之端著茶杯晃了一晃,沒有飲下,顯然話語間多有疑慮,“先生怎麼忽然想到用往日的黎氏來編纂洛憶的新身份?那帛錦所書的醫女,可確有其人?”

聽到他的疑問,九淵笑了笑,顧自喝了一口茶,這才開口說道:“黎言當年的確在冗舞國有一個相好的醫女,兩人分開之後醫女也確實懷有身孕,但是那嬰兒在出生不久之後便夭折了,醫女也在不久之後抑鬱而終。至於我為什麼利用黎氏往事,我想,這事情你心裏比我更加清楚,不是麼?”

池承之一時語塞,黎氏一族覆滅的始末,確實沒有人能比他更清楚了。

當年他自覺時機已經成熟,便跟蒼朔合議,打算找一個人將舊事的真相在朝堂上提出,以此作為池承之重返朝堂掀開真相的引線。黎言作為當朝典客卿,在溝通桓雲冗舞兩國關係一事上屢立奇功,係蒼朔一派中權位最高的言官,與丞相府私交甚密,由他出麵再合適不過。於是蒼朔便以蒼沐流生辰為由,在丞相府中設宴邀請了一眾桓都高府,其中便包括黎言及其妻子。酒過半酣時,蒼朔借以鑒賞書畫之名將黎言私邀至書房中,假作酩酊之狀道出寧通下毒謀害池承之一事。

黎言生性正直,得知此事回到自己府邸之後一連幾日輾轉難眠,最終決意將此事公之於眾,便在不久之後再次拜訪丞相府中與蒼朔商議。這一切其實盡在蒼朔掌控之中,當他聽到黎言的決定之後立即表示讚同,並加派了人手守衛典客府。本以為大事已成,可是誰知就在黎言在早朝時將舊事重提之後,竟然無一人敢出麵附議要求查證此事,這是蒼朔與池承之都萬萬沒有想到的。

此役大敗使得三人都感到十分苦惱,但是黎言卻沒有想要放棄的意思,他想盡辦法聯絡平時間要好的朝中官員,希望能夠得到其中一些人的支持,可是事關重大,許多人畏懼寧通在朝堂之上的勢力,都紛紛婉拒,甚至回避了與黎家的交往,這讓向來以鐵齒銅牙著稱的黎言生出了前所未有的挫敗感。

然而就在此時,一個寒風蕭瑟的夜裏,數十名黑衣人突然闖入典客府中,雖然蒼朔已經在府裏替黎言多增派了許多侍衛,奈何夜襲而來的黑衣人個個身手不凡,雙方經過一場惡戰之後,典客府上侍衛最終沒能護得黎言一家周全,前庭後院血流成河。

直至次日,早起趕赴集市的小商販路經典客府側門,聞見濃重的一股血腥氣,好奇之下他推開半掩的木門,便被滿地的褐紅和成堆的屍體嚇得魂飛魄散。待衛尉卿帶人趕到時,典客府中已是一片慘不忍睹的狼藉之狀,諾大的宅院中無一活口,四處可見殘肢斷臂,黎家十數餘人加之府中侍衛數十名無一幸存,場麵十分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