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軍事常識輯錄——軍事之最(1)(1 / 3)

使用時間最長的冷兵器

世界上大量裝備和使用時間最長的冷兵器是矛。矛的原始形態是舊石器時代人類用來狩獵的前端削尖的木棒,後來人們用石頭、獸骨製成矛頭,綁在長木棒的前端。至少在公元前3000年,在古埃及和兩河流域出現了銅矛。

中國戰國晚期開始,較多地使用鋼鐵矛頭。公元14世紀以後,瑞士軍隊開始使用近6米長的步兵用矛。直到20世紀初,波蘭騎兵的裝備中還有長矛。

世界上第一把刺刀

1640年前後,在法國巴容納城,出現了世界上第一把刺刀。該刺刀呈劍形,插人滑膛槍口內使用,作為槍手的自衛武器,歐美許多國家都以該城名稱呼刺刀,但這種刺刀一旦插入槍口,就不能射擊,若插得太緊,就不易拔出;若插得太鬆,就容易脫落,或留在敵人身上,不便於使用,直到1688年發明了套筒式刺刀,取代了這種刺刀。

由於刺刀的出現,17世紀末,長矛槍手便從歐洲軍隊編製中消失,冷兵器退居到次要地位。

最早的手槍

手槍是一種單手握持瞄準射擊或本能射擊的短槍管武器,通常為指揮員和特種兵隨身攜帶,用在50米近程內自衛和突然襲擊敵人。現代手槍的基本特點是:變換保險、槍彈上膛、更換彈匣方便,結構緊湊,自動方式簡單。現代軍用手槍主要有自衛手槍和衝鋒手槍,主要有左輪手槍、自動手槍(實際是半自動手槍)、全自動手槍三種類型。

手槍的最早雛形在14世紀初或更早幾乎同時誕生於中國和普魯士(今德國境內)。在中國,當時出現了一種小型的銅製火銃——手銃。它口徑一般為25毫米左右,長約30厘米。使用時,先從銃口填入火藥、引線,然後塞裝一些細鐵丸,射手單手持銃,另一手點燃引線,從銃口射鐵丸和火焰殺傷敵人,這可以看作是手槍的最早起源。

1331年,普魯士的黑色騎兵就使用了一種短小的點火槍,騎兵把點火槍吊在脖子上,一手握槍靠在胸前,另一手拿點火繩引燃火藥進行射擊,這是歐洲最早出現的手槍雛形。

14世紀中葉(不遲於1364年),意大利的幾個城市都出現了成批製造的一種名為“希奧皮”的短槍,“希奧皮”(scioppi)一詞源於拉丁文,詞意即是手槍。這種槍長僅17厘米,因此許多人認為它是世界上第一種手槍。

第一支自動手槍

1892年,奧地利人j·勞曼成功地設計世界上第一支自動手槍——肖伯格手槍。該槍由彈匣供彈,借助火藥燃氣能量進行裝彈。

世界上最早的無聲手槍

無聲手槍又叫做“微聲槍”。實際開槍時不可能沒有聲音,隻是聲音微弱而已。這種槍就是要求射擊時做到:無聲、無光、無焰。主要是用於暗殺。

世界上最早的無聲手槍是英國馬克西姆發明的。他喜歡安靜地工作,特別討厭打獵的槍聲。可是他住的那片樹林裏,偏偏有獵人在打獵,老是傳來槍聲,這使他很惱火。他大聲對獵人說:“你們不會使槍不發出聲音嗎?”獵人笑著說:“你有這種槍嗎?要有我們出錢買一支。”馬克西姆一生氣,開始研究起無聲手槍來。

經過幾年的努力,1909年他終於製成了一種裝在獵槍上使用的消聲器,能使射出來的響聲大大減少。

世界上最早的左輪手槍

世界上最早的左輪手槍出現於公元16世紀。但是,那時的左輪手槍需要用手撥動轉輪的火繩,因此應用範圍有限。

1835年,美國人s·柯爾特在原有左輪手槍的基礎上,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有實用價值,並得到廣泛應用的左輪手槍,並且在英國取得了專利權。因此,柯爾特是左輪手槍的真正發明者,並推崇他是“左輪手槍之父”。

1835年以後,柯爾特又陸續研製了多種不同型號的左輪手槍,但作為武器正式裝備部隊的是m1860型。到19世紀末,左輪子槍已成為軍火市場的暢銷貨,流行於世界。

第一支機槍

1718年,英國人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機槍——單管多膛手搖連發槍,並取得專利。但由於該槍太重,裝彈困難,沒有得到推廣使用。

第一支衝鋒槍

1915年,意大利人設計了發射9毫米格利森蒂手槍彈的派洛沙連發槍,被公認為是世界衝鋒槍的鼻祖,也是世界上第一種發射手槍彈的連發武器。

最早的魚雷

世界上第一條魚雷是1866年由奧匈帝國英籍工程師懷特·海德研製成功的,並用其名字命名為“白頭”魚雷。該魚雷裝藥15—18千克、口徑356毫米、長3.53米、重135.4千克、航速6.7節、航程640米,利用壓縮空氣驅動活塞發動機,帶動正反轉螺旋槳推進。

航程最遠的魚雷

世界上航程最遠的魚雷是美國研製的“海矛”火箭助飛魚雷。該魚雷航程超過100千米,是反潛的有效武器,尤其是反核動力戰略導彈潛艇,故又被稱為反潛導彈。

口徑最小的魚雷

世界上口徑最小的魚雷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生產使用的mk43型空投電動自導魚雷中的一種。該魚雷口徑隻有254毫米,其裝藥量為30千克,是魚雷技術成熟後裝藥量最少的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