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
又一地落下,被諸位賢者托住,可一百九七列文字卻被震散,賢者們又重新開始……
“轟隆……”
再來……一位位賢者身影暗淡了不少……
赤炎國師躬身道:“陛下,請您助諸位賢大人一臂之力……”
“寡人該如何做?”
“您隻要宣旨,赤炎國運由眾位賢者調用即可……”
“這……”
“陛下,賢者是我們唯一的依靠,若是他們頂不住……”
赤炎大帝正色宣旨:“諸位賢者遠赴萬裏來我赤炎,救援我等於傾之災,我赤炎子民深感洪恩,赤炎國運,諸位盡用……”
“陛下聖明……”
空生變化,赤炎火雲氣運開始和賢者誦出的古字相合,一列列古字就像一條條白線,此時和赤炎國運相合,擰成一條紅白交錯的繩,火膜分解,被一條條南北走向的縱線代替……
與此同時,北方大荒,一百九十七位賢者,書寫著各自禮樂著作,眾位巨人殘身感受同族的意願,他們憨厚地化為黑氣,融入了一條古字白線,一百九十七條黑白縱線南北延伸……
青牛馱著一百九十七位賢者西行,賢者來到大佛之巔書寫文章,彌陀佛和三千佛陀微笑相助,他們也是人族賢者,彌陀佛曾是須彌陀,他是太古賢者,諸佛念出一道道梵文與眾位賢者文字交織……
大禹古國,一百九十七位賢者盤坐於九色雲錦之上,書寫著自己的著作各自心中的道理……
大禹諸位文宗、禮法大家、門第家主、大儒,他們老淚縱橫,他們竟然還能見到他們,他們一輩子都在攻讀他們的傳世巨著,思考他們的道與理,學習他們的品與德,他們每位都是一代擎巨擘,他們撐起了一個個文道時代……
“轟隆……”
眾位賢者的文字被震散,寧澤眉頭皺起,他對盤膝而坐,白袍道人飛而起,數十位賢者跟在他身後……
“他……禮宗大人……賢者大人……”
有見過寧澤的大禹百姓都激動不已,是禮宗大人,他們心中永遠的禮宗大人。
凡是聽過寧澤講經的,他們振奮不已,賢者大人,賢者的一千零一夜,大禹沒有不知道的,那是最奇幻的書,那是智慧與道理的凝結,卻又是白話,他們誰沒聽過幾個故事,賢者大人曾經預言地要大變,大人現在來了……
大禹皇看著際漫步的少年身影,他既羨慕又妒忌,凡是他出現的地方,任何人都難掩他光華,就連自己神一樣的父皇都敗了……
諸多文宗大儒看到所有賢者都對寧澤點頭,他們明白了,這是他的手筆,也隻有他才能喚出萬古賢者,唯有他這位在世賢者,隻有他出手,各個驚世絕豔賢者,才甘願信服聽命,他的才情他們見識過了,前無古人……
大禹當今禮宗嬴象和西南禮宗朱希夷,他們一臉激動,他終於來了,要是有一人能挽傾,就是他,他們一直在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