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團隊勝利,
另一種個人的大滿貫
體育比賽中的大滿貫是體壇英雄們畢生追求的一種境界,即收各路桂冠於囊中,集各大比賽冠軍頭銜於一身,何等風光!人生又何嚐沒有自己的大滿貫,而且這樣的大滿貫要比集光環於一身的賽事大滿貫有更高的境界。這個大滿貫就是團隊的勝利,一個照耀更多人的光環。此時此刻的自己是團隊的自己,是更多人的自己,是最好的自己。
1+1等於1,卻大於2
2008年奧運會,中國跳水隊拿下跳水項目8枚金牌中的7枚,當之無愧地成為真正意義的“夢之隊”。從知名度和關注度來說,最值得關注的就是郭晶晶和吳敏霞了。眾所周知,2004年雅典奧運會奪冠後,出於戰術考慮,跳水隊將郭晶晶和吳敏霞拆散,兩人開始分別組隊參賽。但到了2007年,為了同一個北京奧運會的夢想,兩人又走到一起,再次攜手。
郭晶晶,吳敏霞獲得金牌
但是,久違的合作不代表她倆會生疏。把兩個天生的跳水天才放在一起,其結果就是產生共鳴。同樣完美的技術,同樣冷靜的心態,還有同樣對冠軍的渴望,讓兩人在再度攜手之後迅速恢複了之前的強勢。世錦賽、世界杯,所有的金牌又被她們囊括一空,直到奧運會前,這對黃金搭檔攜手出征的雙人比賽,從未失手。
完美得像是一個人——這是對郭晶晶和 吳敏霞默契配合最高的讚賞
在北京奧運會上,當所有的選手們都有說有笑時,唯有郭晶晶和吳敏霞不動聲色,除了在跳板上喊口令,兩人幾乎沒有任何表情。而在等待上板時,所有8對選手當中也隻有她倆會整齊地做著準備活動。這時已經不難解釋為什麼她們是無敵的……等到五跳過後,冠軍拿到了,郭晶晶笑了,吳敏霞也笑了,那是她倆在比賽中第一次麵露喜色,而笑在最後的人顯然是笑得最燦爛的。
走過了漫長的7年,經曆了分分合合,郭晶晶和吳敏霞這對絕佳搭檔的表演,完成了完美的征程。由2001年日本福岡世錦賽冠軍開始,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冠軍結束,她們的無敵神話將隨著時光不斷流傳,持續到永遠。
雙人跳水,考驗的不單是個人的水平、技巧、能力和心態,更重要的是兩個人的配合。我們說1+1等於1,就是這個道理。一個人的比賽,你可以自由地發揮,可是兩個人的比賽要求你在完成自己動作的時候也要照顧對方的情況。從走板、起跳、到空中展開動作,到完成動作後的如水,每一個動作都要求兩個人默契地配合。所以,對於雙人跳水的最高讚譽就是“完美得像是一個人”!的確,1+1等於1才能實現最大的協調與一致,達到合作的最佳效果。兩個人一起合作,都爆發出強於自己本身的能量,都發揮出自己最優秀的水平,提升了整個團隊的能力,這就是1+1>2。我們都知道,郭晶晶和吳敏霞,每個人都是單人跳水項目中的佼佼者,所以,當兩個人的組合出現時,所有的觀眾都知道這對絕佳的組合天下無敵。
無論從哪方麵而言,綜合都是一種新的力量,人類正是擁有了綜合的力量,才能創造出今天多姿多彩的世界。係統思維要求我們在進行創新活動時用係統的眼光來審視複雜的整體,重新利用前人已有的創造成果進行綜合,或取長補短,或整合優勢。這種綜合,往往能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奇效果,形成更深一層的創新。當我們確確實實學會了“統領全局”,才算在真正意義上掌握了提升創新力的智慧。
每到秋天,當你見到雁群為過冬而朝南方,沿途以“V”字隊形飛行時,你也許想到某種科學論點已經可以說明它們為什麼如此飛。當每一隻鳥展翅拍打時,其他的鳥立刻跟進,整個鳥群抬升。借著“V”字隊形,整個鳥群比每隻鳥單飛時至少增加了71%的飛升能力。當一隻大雁脫隊時,它立刻感到獨自飛行時的遲緩、拖拉與吃力,所以很快又回到隊形中。當領隊的鳥疲倦了,它會退到側翼,另一隻大雁則飛到隊形的最前端。這些雁定期變換領導者,因為為首的雁在前頭開路,能在它左右兩邊形成局部的真空。科學家曾在風洞試驗中發現,成群的雁以“V”字形飛行,比一隻雁單獨飛行能多飛12%的距離。
布萊克說過:“沒有一隻鳥會升得太高,如果它隻用自己的翅膀飛升。”人類也是一樣,如果懂得跟同伴牽手而不是彼此單飛的話,往往能飛得更高、更遠,而且更快。實際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個人之間、企業之間合作的案例不斷增多,因為大家都明白,與人有效合作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並且提高雙方的競爭力,從而實現一個正和博弈。在網絡經濟時代,有效合作以實現正和博弈已經成為一種生存方式。
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生存變得越來越艱難,因此,我們更需要與別人合作。最能有效地運用合作法則的人生存得最久,而且這個法則適用於任何動物、任何領域。
一個人的才能和力量總是有限的,唯有合作,才能省時省力、高效地完成一項複雜的工作。沒有別人的協助與合作,任何人都無法取得持久的成功。
合作與競爭看似水火不容,實則相依相伴。在知識經濟時代,競爭與合作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合作與團隊精神變得空前重要,隻有承認個人智能的局限性,懂得自我封閉的危害性,明確合作精神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通過合作來彌補自身的不足,以達到單憑個人力量達不到的目的,成為博弈中的贏家。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做到完美,演繹出獨一無二的精彩人生,但是,假如沒有別人的陪伴,一曲獨舞很難成功!俗話說,“獨木不成林”,郭晶晶和吳敏霞的例子深刻地印證這個道理。
盲人提燈籠,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在2008年8月18日的乒乓球男團決賽中,中國隊以3∶0勝德國隊,取得預料中的勝利。這塊金牌是中國隊自1988年乒乓球項目進入奧運會後拿下的第18塊金牌,也是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王皓拿到的首塊奧運金牌。中國隊的隊員們拉著主教練劉國梁繞場一周,向觀眾揮手致意,隨後緊緊地抱在一起。
中國乒乓男團能夠獲得金牌,與他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要求他們相互鼓勵、相互幫助,因為一個人的勝利不算勝利。第一個出場的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王皓,迎戰德國隊小將奧恰洛夫。王皓幹脆利落地贏下第一局,快得甚至讓人來不及回味。在之後的兩局中也很順利,王皓完成戰鬥。第二個出場的是世界排名第二的馬琳,對陣世界排名第六的“歐洲金童”波爾。最後馬琳獲勝,為中國隊贏得第二分。
北京奧運會上,馬琳、王皓、王勵勤 經過奮力打拚最終獲得奧運男團金牌
因為有了波爾,中國隊在雙打中也同樣遇到小麻煩。世界排名第四的王勵勤與王皓搭檔,迎戰德國隊的許斯和波爾組合。王勵勤和王皓開局不利,先輸一局,隨後兩人調整狀態,以11∶5,11∶8和11∶7,為中國隊貢獻了最後一分,將金牌攬入中國隊懷中。他們用自己的汗水換回了沉甸甸的金牌。
事實證明,成員齊心協力是團隊強大的法寶, 圖為王勵勤與王皓在慶祝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