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楓親率大軍直逼廣安城,但是三萬大軍兵臨城下之後,卻是並沒有向廣安城發起進攻。
之前一番大戰勝利之後,整個江北府的局勢便是徹底的定了下來,所謂的廣安成,不過是個收尾的活動而已。麵對廣安城,葉楓已經是不想再大動幹戈,當下隻留下三萬大軍將廣安城給團團圍住,將統一指揮的權限教給了蒙夜,再下令不準一人逃走之後,便是親率兩千鐵騎出走。
臨走之前,葉楓又是下達了一條非常狠毒的命令,那邊是對於亂戰門、以及廣安軍之人既往不咎,隻要投降,便是不論之前罪過。這本來尋常,但葉楓卻是附屬了一條,那便是不接受亂戰門楊家的投降,而且親自立下懸賞,取楊雄人頭者,賞萬金,取楊平人頭者,亦賞千金。
做好了這些布置,葉楓一麵是傳令回龍淵城,讓政策府以及軍策府的人來接手處理廣安領以及晉始領的政務,同時傳令百齋先生,開始製定新的策略。
當然,葉楓出走,並不是直接返回龍淵城,而是在廣安領境內開始了一係列的征討行動。
晉始領還有津梧領的江湖勢力,都是在龍淵軍的征討行動中被徹底的摧毀,兩個領地當中遠不屬於江湖勢力的武者,也多被葉楓給征召進入了軍隊,其餘人沒有進入軍隊,也是編藉造冊,就地解散。
但是廣安領的江湖勢力卻是並沒有被清除。
之前楊雄在抵抗龍淵軍時,下令征召領地內的武者,許多江湖勢力不看好楊雄的前景,便是沒有起兵響應,而是擁兵自立,割據一方。對於這些勢力,當初楊雄麵對龍淵軍的強大壓力,沒有精力去管,便是準備等到躲過了龍淵軍的進攻之後在來處理。
此刻,廣安軍打敗,龍淵軍占據廣安領,葉楓對於這些不順從的江湖勢力依舊是不能容忍,當下便是乘著龍淵軍主力圍困廣安領的時候,在從龍軍的暗中指引之下,帶領著兩千重甲騎兵開始在整個廣安領境地內大肆的征伐打擊,意圖消滅江北府最後的一群江湖勢力。
……
此時此刻,距離大戰結束已經是有六天的時間,廣安城的圍城戰依舊在進行當中,蒙夜暫領的三萬龍淵軍嚴格遵守葉楓的命令,死死的圍困住了廣安城,卻是根本不發動任何的進攻。
但這圍困的效果顯然是要比直接攻城的效果來的要更好,如今六天時間過去,城中雖然是囤積有足夠的糧草,但陸陸續續的卻是有數千人投降了龍淵軍,悄悄地從城中逃出,進入龍淵軍的大營當中。這些投降歸順之人當中,不乏亂戰門以及廣安軍的高層。
對於這些投降之人,蒙夜為了以防萬一,並沒有將他們留在大營之中,而是分開打亂,一部分直接是送往了揚風城,一部分是送往津梧、晉始二領。
廣安城的圍城戰有條不紊的進行,葉楓的征討行動,也是一帆風順。
在從龍軍之人以及龍淵軍的斥候帶領下,六天時間,葉楓已經是成功收服解散了十多個江湖門派,同時也是無情的摧毀了不肯歸順七八個廣安領的江湖門派。
在葉楓那兩千精銳鐵騎之下,基本是沒有任何門派能夠抵擋得住,投降的話,葉楓倒是沒有使用什麼冷血手段,基本上是出了解散門人之外,葉楓對於他們倒也是算得上寬容,不再為難,甚至還允許他們在江北府內召開武館,以一種對葉楓以及江北府政權沒有威脅的形式存在。
但是若有反抗或者不順從的話,葉楓的手段也是極為嚴厲,基本上是門派前腳拒絕了葉楓的勸降,葉楓的兩千鐵騎隨後便是衝上前去。對於這些不順從的江湖勢力,葉楓的手段極其狠辣,毫不留情,出了將宗門徹底的摧毀之外,凡事參與抵抗的門人武者,都是一律處死。
甚至有幾個江湖門派抵抗的比較強烈,葉楓在摧毀之後,更是下令將門主滿門抄斬,手段之狠,震驚了整個江北府,一時間,一些對於江湖門派有同情之人甚至直罵葉楓是冷血的屠夫。
對於旁人的職責,葉楓卻是充耳不聞。
這是葉楓必須要采取的手段,葉楓是依靠江湖勢力起家,最終才一步一步的走上了江北府的巔峰,掌控了江北府。正是由於葉楓的出身,葉楓才是深知江湖勢力的影響。葉楓的本意是要超脫江湖勢力,將江北府打造成一個受他控製的強有力的政權,而不是手江湖勢力影響的傀儡。
葉楓所示在這個問題上示弱,或者說是猶豫不決,最終的結果便是江北府很有可能向幾十年前一樣再度陷入徹底的混亂當中。
葉楓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葉楓控製了龍淵領之後,便是開始壓製江湖勢力,就連葉楓自己出身的龍淵閣,葉楓也是在不斷的壓製,一反麵讓龍淵閣成為葉楓手中的一支強有力的武器,另一方麵卻也是在無時無刻的打壓龍淵閣的影響。
葉楓對於龍淵閣尚且態度如此嚴厲,更何況是其餘的江湖勢力?
……
廣安領東北角,在揚風城通往晉始領晉始城的官道中段,乃是廣安領中一片少見的密林。
此處往北便是中寧府,往東便是晉始領,山連著山,到處都是樹木,本就是亂戰門控製比較薄弱的地區之一。
在此地,有一個世家,名為武烈世家,自從亂戰門控製整個廣安領之時,便是牢牢的把握住了這一片地域,雖然在亂戰門控製之時,這武烈世家也是曾向亂戰門歸順,但對於這一片地域的控製,卻是從來沒有放鬆,甚至,這武烈世家還在官道邊上的山林之中,築起了一座武烈城,成為武烈世家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