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在同一場車禍中受傷了。一個很沮喪,另一個卻整天笑嘻嘻的。
很沮喪的那個人不斷愁苦地問自己:“為什麼這種事會發生在我身上呢?”
而另一個人卻說:“感謝老天,我還活著!”
麵臨同一件事,兩個人的想法和看法截然不同。
若幹年後,第一個人變得窮困潦倒,生活中也毫無樂趣可言;而第二個人則樂善好施,生活中充滿了快樂。
是什麼導致了兩個人日後人生的強烈反差呢?是心態。很明顯,第一個人的心態是消極的,第二個人的心態是積極的。
我們知道,一個人要想把人做好,把事做好,就必須要有一個好的心態。這裏的好心態就是我們常說的積極的心態。
積極的心態是正確的心態。正確的心態總是具有積極向上的特點,例如:感恩、正直、樂觀、果敢、慷慨、容忍、堅毅等。消極的心態則具有與積極的心態相反的特點。如果說,積極是人類最大的法寶;那麼,消極就是人類致命的弱點。如果一個人不能克服這一致命的弱點,那麼他將失去希望,悲傷、寂寞、煩躁、頹廢和痛苦將一直陪伴著他,他的世界將因此而毀滅。
表麵上看,一個人是不可能把好心態都占全了的,因為沒有這樣完美的人。事實的確如此。但我們不能否認,好心態之間是相互關聯的。一個人隻要擁有一種好心態,這種好心態就會連帶出其他的好心態。比如,一個有樂觀心態的人,他必然會有感恩的心態,必然會有寬容的心態等,因為一個人如果沒有感恩的情懷,沒有寬容的胸懷,他就不會有樂觀的心態。
很多時候,隻要堅定地持有一種好心態,就會獲取成功。
美國的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在12歲那年,隨著父親駕著馬車到城裏,偶然間見到一部以蒸汽機做動力的車子,他覺得十分新奇,並在心中想:既然可以用蒸汽做動力,那麼用汽油應該也可以,我要試試!
雖然在當時看來是個遙不可及的野心,但是從那時候起,他便為自己立下了10年內完成以汽油作動力車子的誓願。
他告訴父親說:“我不想留在農場裏當一輩子農民,我要當發明家。”
然後他離開家鄉到了工業大城市底特律,當了一名最普通的機械學徒,逐漸對機械有了更深的認識。
他一直沒有忘記他的野心,每天勞累地從工廠下班,仍孜孜不倦地從事他的研發工作。29歲那一年,他終於成功了。
在試車大會上,有記者來問:“你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福特想了一下說:“因為我有野心,所以才成功。”
著名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說過:“世界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些揣著野心的人們做成的。”
是的,福特的成功源於他的野心。積極向上的野心本就是一種好心態。
心理學家認為:保持著好心態的人,就好像一條活魚,能夠在社會、家庭、生活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遊。
我們確信,一個人隻有有好心態,他才能擁有成功的人生。打開本書,從現在開始我們的好心態之旅,它會給我們帶來一份鼓勵,帶來一份慰藉,帶來一份豁然,帶來一份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