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前來申冤(1 / 2)

送走慕容客,段平也心中打鼓,不知道華夏王朝的皇帝,到底怎樣,是昏庸無能,還是位仁義明君。

如果是有道明君,自不必細說,今越權之事,自可相安無事,如是昏庸無能,恐怕自己難過這關,甚至還會連累外公。

然而,那慕容客口口聲聲說那皇帝英明睿智,想必應該不會很差,唯有安心等待,看聖旨如何下達。

段平所舉,自得到定陶縣百姓認可,名聲在外,提及他時,無不豎起大拇指,讚許其是一位為民的好官。

這樣等待,直直等到三天,這一日,天氣晴朗,定陶縣衙迎來傳旨太監。

這位公公好生年輕,約莫二十多歲,麵目清秀,眉開眼笑,來到縣衙之內,細聲細氣喊道:“段平接旨!”

段平跪地接旨,公公將聖旨打開宣讀:“馬良才在任三年,做出如等人神共憤之事,幸得卿家明查,讓其伏法,如今定陶縣令空缺,加丞相極力推薦,現由段平接管縣令一職,望卿兢兢業業,安撫民心,欽此!”

“謝皇上恩典!”段平三叩首,接過聖旨,起身言道:“公公舟車勞頓,在下已備好酒水,望請公公不要推辭,食過飯後在走不遲。”

那公公手中一打蘭花指,細聲細語的說道:“段大人不必客氣,雜家還要回去複旨,免得皇上等的心急。”

段平微笑言道:“那送公公!”

將公公送出府衙,這才折返回來,吳遲紅光滿麵,似是得到喜事,見段平進了正堂,為其高興:“公子如今升了縣令,真是可喜可賀!”

段平眉頭一皺,苦笑說道:“雖是縣令,身上有了重擔,何來的喜呢?”

正在此時,一衙差匆忙走了進來,作揖行禮,言道:“大人!外麵有一漢子申冤!”

“傳令升堂!”段平當即威嚴說道,那衙差得令,走出正堂。

升堂鼓響起,三班衙役站立兩旁,段平換上縣令官服,坐在法桌後,一拍驚堂木,威嚴說道:“帶鳴冤之人上堂!”

三班衙役響起堂號,隨後一個約莫二十多歲的青年走上堂來,跪地行禮:“草民匡正仁,拜見大老爺!”

“你有何冤屈,速速道來!”段平威嚴說道。

那匡正仁頭次上了大堂,自心中害怕,戰戰兢兢,怎耐心中有冤,不得已為之,哭訴道:“大老爺容稟,草民家住連七村,家中尚有兄長,怎知昨夜突地暴斃,問之嫂嫂,卻說兄長得了心疼之症,可我那兄長身體一向很好,又怎會突然故去,求大人替我兄長洗刷冤屈!”

段平眉頭緊鎖,問道:“你是懷疑你兄長是遭人陷害?可有憑據?”

“大老爺!嫂嫂平日裏便與兄長不合,三天一打,五天小鬧,前幾日離家出走,穿金戴銀而回,便要休了我的兄長,我那兄長不肯,直到昨日兩人大吵一架,晚上就暴斃身亡,我那嫂嫂肯定是氣我兄長,所以將他殺害,求大老爺替草民申冤啊!”說罷,眼淚汪汪,匍匐在地。

段平深感此事必有蹊蹺,想罷,準了狀子,叫來衙差,傳喚匡正仁的兄嫂,暫且退了堂。

約莫兩個時辰,衙差來報,那匡正仁的兄嫂已傳喚過來,正在大堂候著。

段平當即升堂,隻見大堂之中,站著一個婦人,年紀不過三十多歲,自在那裏念叨:“好端端的人死了,叫他辱我名聲,不知前世做了什麼孽,如今又將我傳到這裏!”

正在此刻,段平已坐在法桌後麵,那婦人跪在地上,也不慌張,看似好像久打官司一般。段平當即問道:“堂下所跪何人!報上名來!”

“民女匡劉氏,乃是連七村匡正義之妻。”劉氏低頭答道。

段平問道:“你丈夫是得什麼病死的?”

“昨晚夜寢,二更時分,丈夫突感心疼,怎知一早起來,便已一命嗚呼,求大人明查!”

段平威嚴喝道:“那你小叔為何狀告於你?還不從實招來,你丈夫到底是如何病死!免得受皮肉之苦!”

“大人明查,民女丈夫的的確確是病死!我那小叔一早來到我家,見其兄長死去,硬說是我害的,叫來村長驗屍,並未查出結果,還遭到村長責罵,想必小叔氣之不過,所以告到此處,懇求大老爺為民女做主啊!”說著說著,劉氏便已哭訴起來。

段平見她口似懸河,牙如利劍,不禁眉頭皺起,暗自想到:“這婦人必非善良,若與那匡正仁對質,看他那誠樸老實,膽小如鼠,必會輸在這婦人口角之下,須查的實在情形,這婦人方能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