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大如果覺得不錯,就給張票!!!)
回到洛杉磯的第二天,諾蘭一大早就來到了公司,直接去的就是電影美工部門,他要看看創意圖設計的怎麼樣了。
他拿起一副蝙蝠衣的設計圖,仔細的看了起來,旁邊負責設計的勞倫一點一滴的給諾蘭解釋。
“顏色是不是可以再深點?”諾蘭提出了意見,他考慮自己這部電影要體現出深鬱的風格。
勞倫聽了諾蘭的話問道,“你說的局部,比如說翅膀這裏。”說著他用手指著,“還是全部加深?”
“如果全部呢?”諾蘭反問道。
勞倫想了想,搖了一下頭,“那樣的話,是不是不太能體現色彩的對比呀,我覺得中間部分用點暗紅色是不是效果更好?”
諾蘭一邊聽一邊點了一下頭,“可以,那就按你說的吧,還是你專業一些。”
勞倫笑了笑。諾蘭停了一下說,“要加塊點速度。”勞倫表示道,“我們會盡最大努力的。”
兩人又聊了一會,諾蘭便離開了,又去了道具設計的地方。
道具對於《蝙蝠俠》這部電影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那些新奇的工具令後世的諾蘭記憶尤深,可以說道具成功了,這部電影就成功了至少一半。
他仔細的觀看著這一件件設計,先看著一件蝙蝠盔甲,這件盔甲在戲裏邊的要求幾乎刀槍不入(對於正麵的強烈射擊可以有限度的防禦),外殼覆蓋有柔軟的皮甲,在滿足防禦的同時具有很高的舒適性。蝙蝠盔甲中帶有溫度調節,可以保持體溫,在作戰時肌肉不會凍僵。
當然諾蘭看到的不是一副真盔甲,而是一係列道具設計圖,這一組圖從多個角度畫好了這幅盔甲,上邊的尺寸比例都一一標注的很清楚,顏色也符合諾蘭的想法。
諾蘭看著這組圖歎了口氣,哎,現在是沒有這方麵電腦軟件,要是再過幾年這些都可以在電腦中完成了,而現在全要靠人工。
他又看了這一組蝙蝠頭盔的設計圖,在電影中這個是蝙蝠俠用來掩蓋自己的身份與蝙蝠頭造型的頭盔。蝙蝠頭盔使用的是抗衝擊的合成石墨外型。還使用了防彈纖維鍍層,可以保護蝙蝠俠的頭部,使其免受輕兵器傷害。頭盔下配置有夜視儀、熱像儀、聲納儀、防毒麵具、微型無線電接收器和對講機係統。
再有披風,這種披風采用尼龍材質的特殊記憶纖維,可以像任何纖維一樣飄動。但是向纖維充電後,它會迅速變硬,呈現出蝙蝠翼的形狀,可以減緩降落,甚至可以讓蝙蝠俠進行短程的飛行。蝙蝠披風外還覆蓋有一層類似薄膜的防火物質,通電後能夠膨脹,進而達到防火的功能。
諾蘭還看到有,蝙蝠靴,護臂,飛鏢,抓鉤槍,纜繩發射器等等,如果不是親眼看到,諾蘭還真以為在後世裏打裝備呢!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輛蝙蝠車的設計圖,那輛蝙蝠車給無數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是蝙蝠俠的陸地、水上和空中移動載體。通過其中內置的電腦控製終端,這些移動載體可以打開裝甲,並通過在夜晚中吸收部分光的反射而達到所謂“隱形”的效果。除了外形有蝙蝠設計外,還配備了發射爪鉤、炸彈、煙霧彈、閃光、機槍、榴彈等強大的軍事武器。
看了這一係列的設計,諾蘭知道自己的這個道具團隊這段時間付出了辛苦的勞動。
諾蘭看著這些設計,雖然有的還隻是個草略圖,但是自己已經比較滿意了,他抬頭對萊昂吉斯說,“這些設計圖弄好以後,我們目前有能力加工出成品嗎?”
諾蘭知道設計是設計,要把他們變成成品還需要一些程序。萊昂吉斯說道,“如果一些簡單的還可以,向我們剛去紐約那樣,但是現在你的要求複雜了,恐怕我們這個部門很難完成。”
“那怎麼辦?”諾蘭問道。
萊昂吉斯想諾蘭解釋道,“隻有請好萊塢的大的專業道具公司幫我們做了,比如像二十世紀道具公司這樣的,他們有專門的加工廠。”
諾蘭點了一下頭接著問,“我們為什麼沒有這樣的加工場呢?”他知道自己的設計的產品讓別人加工還是要多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