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票!大家多多鼓勵吧!小弟寫的很是辛苦!)
卡梅隆發下了電話,坐在椅子上發呆。旁邊的助理問道,“諾蘭先生怎麼說的?”
“他沒說什麼具體的,隻說了一個音樂組合的名字。”卡梅隆疑惑的看著助理。
“什麼名字?”助理問。
“柏林樂隊。”卡梅隆向助理說。
“柏林樂隊?”助理也迷惑了,“沒聽說過呀,會不會搞錯了?”
卡梅隆搖搖頭,“應該不會,這樣吧,你派人去找找,看看這個樂隊的情況,如果不錯,請他們來一趟。”
助理點頭道,“好吧,我這就去。”
柏林樂隊組建於80年代初,他們的風格趨於新潮,搖滾。此時的他們還不是很有名,隻銷售過一張專輯,所以作為搞電影的卡梅隆不熟悉也屬正常。柏林樂隊被廣為人知的是哪首《帶走我的呼吸》,正是電影《壯誌淩雲》的主題曲。
後世的電影中阿湯哥帶著墨鏡起著摩托,疾馳在赴約的路上,或者開著戰機翱翔在空中,《帶走我呼吸》的貝斯都會緩緩響起,都成為經典的一幕瞬間。
在卡梅隆忙於《壯誌淩雲》的後期時,諾蘭在紐約也在爭分奪秒的進行著《蝙蝠俠》的拍攝。
今天的要拍攝的這個鏡頭,是蝙蝠俠從高樓上穿著蝙蝠衣飛下的場景,為了真實諾蘭全部要求實景拍攝,為了這個鏡頭,攝製組租用了一座大樓,並封閉了一條街道。
特效組為了搭建這個拍攝場景整整忙碌了三天三夜。因為根據諾蘭的要求他並不想讓蝙蝠俠呆著不動,然後靠拉動背景來達到視覺效果(《超人》基本上就是這麼拍成的。)
他要求利用液壓傳動裝置,滾輪,以及威壓將蝙蝠俠從高處送下來,並且在傳動上架上攝像機,把整個俯衝的過程拍下來,外部再配以長鏡頭的俯覽。
當然,鏡頭不會是從幾十層高樓中衝下,而是選擇了七層樓那樣的高度。
一切準備就緒以後,諾蘭讓工作人員將基頓的替身,先帶到七樓。就在這時,基頓走到諾蘭身邊對他說,“導演,這個鏡頭我想自己上,不要替身。”
諾蘭看都沒有看基頓,“邁克兒,現在很忙,不要再和我開玩笑了好嗎?”
“不,”基頓看到諾蘭根本不相信,“我說的是真的,並沒有和你開玩笑,我想親自體驗一下蝙蝠俠的感覺,你知道的這種感覺很重要的,他會讓我入戲更深的。”
諾蘭這時轉過頭看著基頓,諾蘭從基頓的眼神裏可以看出來,他是認真的。諾蘭說道,“可這太危險了,我可不像讓你冒這麼大的險,萬一....不,還是不要了。”
基頓堅持著自己的觀點,“諾蘭先生,我求你了,我能行的,這段時間我一直在進行著鍛煉。”
諾蘭感受到了這個演員對自己的職業的那種熱愛。他腦海中忽然想起了後世的成龍,那個拍電影不要命的動作巨星,可惜的是,基頓你不是成龍,我可不想那讓我的心和你一起飛到嗓子眼兒。
“對不起,基頓先生,我必須拒絕你的要求,明白嗎?我們是一個團隊,我要對整個團隊負責,我了解你是個敬業的演員,這一點我很欽佩,但現在你必須聽我的。”諾蘭回絕了基頓的請求。
基頓看著堅決的諾蘭,知道現在沒法和導演爭辯了,於是說:“好吧,現在我聽你的。”說完,悻悻的離開了。
諾蘭顧不上安撫基頓先生的情緒了,因為這個鏡頭就要開始了。
當工作人員將替身帶到高樓上以後,各部門準備就緒,諾蘭拿起對講機說,“各部門準備好了沒有?”在得到肯定的回答以後,諾蘭給大家傳達,“各部集中精力,爭取一次拍攝成功。”
隨著諾蘭一聲開始,替身從高處滑下.......
遺憾的是這個鏡頭一次並沒有成功,第二次依然沒有達到諾蘭的要求,直到第三次才終於完成了!
諾蘭這一次來紐約拍攝的基本上全部是特效和動作,所以每一天過得十分辛苦,每次諾蘭回到酒店就直接倒床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