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沒有風,也可以吹散烏雲(1)(2 / 3)

頓時大家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不知是誰,冒出一句:“快去找王教授幫忙,他一定有辦法!”大家這才恍悟過來。

見我們急急忙忙的樣子,王教授微笑著說:“是不是你們那個軟件遭人攻擊了?”我們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王教授接著說:“那天看完你們給我的介紹之後,我就告訴過你們軟件還存在漏洞,不要急著發布。我就知道你們會忍不住急著發布的。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著如何修複那個漏洞,昨天才把源程序編好。”

聽到這個好消息,我們幾乎雀躍。半個多小時後,王教授就把漏洞修複好了。看著我們一個個像犯錯的小孩一樣低著頭站在那裏,王教授若有所思地說:“你們知道嗎,做一件事如果存在漏洞,不管這個漏洞有多小,它總有發生不良狀況的機會,而一旦發生就會引起極嚴重的後果。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中,你們以後不要帶著“漏洞”上路。”

晚上,我輾轉反側,王教授的話不時出現在腦海裏。是啊,人的一生就像一個不斷完善的軟件,不要以為是個小小的漏洞,就匆匆上路。每天在我們睜開眼睛的時候,我們都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漏洞,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不要因為一個小小的漏洞而導致人生的敗局。

倒空自己的水杯

小張是我的好友,學曆不高,口才也一般,然而就是這麼一個條件一般的人,卻毫無懸念地競聘上了一家外資公司的設計部經理。

很多人都驚訝,甚至懷疑他是靠走後門進入這家公司的,麵對流言蜚語,小張不置可否地笑笑。

但是老總對他很器重,公司裏所有的重大事務都會交給他處理,讓我甚為驚訝的是,每次他召開部門會議,從來都不搞一言堂,他總是讓自己的下屬唱主角,自己耐心地做著筆記,下屬說到動情處時,他還不失時機地補充幾句,氣氛和諧而熱烈。

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下屬們幹勁很足,做事效率極高,公司交給的任務,總能超額完成。年終評先,他的部門當仁不讓地成為了全公司最優秀的部門。一年後,他榮升為部門總監,而他的幾個下屬也都擔任了重要職位。公司慶祝宴上,大家紛紛慶祝,也有人直言不諱地問老總:“他到底有什麼魅力,能讓自己的屬下一個個脫穎而出?”

老總笑了:“你知道他以前的經曆嗎?”

大家都搖頭。

老總慢悠悠地說:“一個連大學校門都沒進的男孩子,在深圳,隻奮鬥了三年,就上升到了經理的位置,他帶領的團隊又連續五年拿到先進,你說這樣的人算不算是人才?要不是他回家鄉發展,我還找不到這樣的人才呢!你們不要以為他真不懂,他隻是把自己當成了學生,好讓自己的團隊成員唱主角,然後集團隊之智慧,做出最好的作品。”

老總的話頓時讓大家豁然開朗。

後來,在幾次公司會議上,老總多次說起這個事情,然後他說:“作為公司,我們不僅需要人才,更需要能發現人才、能把團隊凝成一個拳頭的人才。這就是我為什麼要重用小張的原因,大家請記住,把自己的水杯倒空,你才能得到更多的水。”

原來,倒空自己的水杯,讓自己變得低調而從容,才是小張戰無不勝的法寶啊!

給旁人開一扇窗

雲和海是我的兩個朋友,他們是從小玩到大的朋友,大學畢業後,又進了同一家公司,同在營銷部,租房子也租到了一起,出入都是形影不離,熟悉他們的人都非常羨慕這種純潔的友情。雲笑著說:“誰叫我們都臭味相投呢。”

雖然是新手,但雲一直認為自己不會比別人差,她不止一次對海說:“你看著吧,隻要有機會,遲早有一天,我會坐上營銷主管的位置。”機會終於來了,一周後,雲接到了一個案子,要對公司新年度的營銷方案進行評估。這對營銷專業出身的雲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她拿著方案,準備回家加班加點弄出來。海卻建議她:“還是去市場實際了解了解,再進行評估吧。”海的話讓雲非常不高興,她生氣地說:“你也太小瞧我了吧。”說完不再理她。第二天上班,她高高興興地把方案交上去,卻遭來了領導的一陣指責:“去市場調研了沒有?”雲低著頭不說話。領導冷著臉說:“缺少市場調研的數據是不準確的,你要記住,你所上交的每一個案子,必須盡量做到完美無誤。”

雲本以為,這案子還會返回來讓她重做,但出乎意料的是,這案子卻交給了海去處理。這讓雲十分惱火,她甚至懷疑,是海怕自己搶了她的風頭,她才故意到上司那裏去告狀的。這樣想著時,她和海之間便有了一層隔閡。

還有一次,公司派他們去上海出差,代表公司和一個大客戶進行談判。海說,對方是公司的老客戶,不如出最低價。雲一臉鄙夷地說,你也太天真了,這個社會不是講究利益至上嗎?多賺一分是一分。結果,雙方談判破裂。回到公司,雲被領導狠狠批評了一頓,並且說要把她調離營銷部。雲哭著說:“談判是兩個人去的,為什麼出了事隻追究我一個人的責任,我也隻是想讓公司多賺點錢,我哪裏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