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消除不良的習慣(1)(3 / 3)

一旦我們擁有了這種好上加好、精益求精的精神,那我們的行為和氣質都會為之躍上更高一層境界,我們會堅守住內心的信念,我們不再心虛氣短,敢於麵對任何的詰問與責難,因為我們與虛假無緣,我們做到了問心無愧。力求至善的這種追求還讓我們有一種自我實現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是那些行事散漫的人無法體會到的,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會體會到工作的快樂,激發我們繼續向前,繼續力求至善、精益求精,那樣,我們的社會就更有希望了。

如果一個人能夠因為把一件工作做到完美或接近完美而激動不已,而心滿意足,那麼我們就認為他的這份快樂和滿足感是完全發自內心的。這份滿足感不會令他滋生驕傲情緒,反而會使他的各種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他的才能、情操、體質都會由此而得到有益的增長,這種增長又會加重他的滿足感,從而,形成了良性循環。

有這樣一個力求至善的人。他從小就要求自己認真對待每一件事,盡己所能完善每一件事,這成了他的生活準則。不管別人如何匆促、慌亂,也不管別人如何焦躁,他都不會因此而應付了事。一件事除非他不做,做就要盡己所能做到最好。在他給別人的大量的信中,沒有一封信寫得倉促潦草,每一封都工工整整,看得出都是經過仔細潤色的。許多人都由於他獲得的許多成績而羨慕他、嫉妒他。實際上,他的卓越正是他做事力求完美的結果。這個好習慣給他帶來了不少好處,他的檔案中沒有做錯事的記錄,與他打過交道的人都被他的真誠、坦言和幹事的認真勁所感動,他就是這樣一個追求卓越的人。

我們要培養自己養成做事善始善終的習慣,一件事既然已經有了好的開始,就要努力讓它有個好的結局。再者說,做事半途而廢就意味著失敗,更嚴重的是它會敗壞我們的品質。雖然說我們所做的事可能不被人所知,但我們心中自有一個評價尺度,當我們堅持做完一件事時,我們就會獲得良知所給予我們的讚揚:好樣的!真棒!完美的事,完善的人。而當我們做事半途而廢,我們則會獲得懶惰、不積極進取、不求上進的評價。我們不要忘記還有這樣一種勝利,你雖然努力堅持完成一件事,但事情仍沒有成功,但你仍然獲得了讚譽,這就是不勝而勝,是對你精神的獎勵。另外,更為重要的是你在堅持不放棄的過程中,有效地捍衛了你的自尊,這才是真正的勝利。

從對立麵來看,如果我們做事漫不經心、敷衍了事而不及時覺醒,長此以往,我們良知的自我譴責就會越來越淡漠,最後會變得麻木、無動於衷,那時我們就會習慣於馬馬虎虎做事,敷衍了事做事,這種由壞習慣的養成上升為我們品質的敗壞,最終會毀掉我們美好的前程,我們的意誌會漸漸變得不那麼堅定,心靈也會日漸頹廢。我們不再會精益求精地做一件事,我們會習慣於撒謊,表麵上一套文章,背後裏一套文章,是我們經常采用的欺騙手段,最後,我們的這種行為一定會斷送我們的前程。

如果你下定決心全力以赴做好每一件事,不會半途而廢,品質上要求盡善盡美、精益求精,那麼你就不要擔心你的產品被仿冒,你的產品的品質就是最好最有效的專利商標。你的產品將會大量占據市場,而你也會獲得人們的尊重,人們都會以與你相識為榮。

追求完美,沒有止境,隻要你堅守信念,不懈追求,無論多麼難的事情,在這種努力麵前,最終都會被攻克,你也定會走向一個又一個輝煌。培養樂觀主義精神

讓心中的希望之光永不褪色。

有這樣一則古老的寓言: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早晨,有一隻漂亮的鳥兒,站在擺動的樹枝上放聲歌唱,樹林裏到處回蕩著它甜美的歌聲。一隻田鼠正在樹底下的草皮裏掘洞,它把鼻子從草皮底下伸出來,大聲喊道:“鳥兒,閉上你的嘴,為什麼要發出這種可怕的聲音?”這隻歌唱的鳥兒回答說:“哦,先生,我總是忍不住要歌唱。你看,空氣是多麼新鮮;春天是多麼美好;樹葉綠的多麼可愛;陽光是多麼燦爛;世界是多麼可愛;我的心中充滿了甜蜜的歌兒,我無法不歌唱。”

“是嗎?”田鼠睜大眼睛不解地問道,“這個世界美麗可愛嗎?這根本不可能,你完全是胡扯!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是毫無意義的。我已經在這兒生活了這麼多年,我了解得很清楚。我曾經從各個方向挖掘,我不停地挖啊挖啊,但是,我可以告訴你,我隻發現了兩樣東西,也就是草根和蚯蚓。再沒有發現過其他東西,真的,沒有任何可愛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