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杜絕消極的因素(2)(2 / 3)

但是,不久以後發生的幾件事幫助他克服了自卑感。

其中有一件事帶給了他勇氣、希望與自信,改變了他今後的人生。這些事件的經過如下:

第一件:入學後八周,托馬斯通過了一項考試,得到一份三級證書,可以到鄉下的公立學校授課。雖然證書的有效期隻有半年,但這是他有生以來,除了他母親以外,第一次證明別人對他有信心。

第二件:一個鄉下學校以月薪40美元的工資聘請他去教書,這更證明了別人對他的信心。

第三件:領到第一張支票後,他就到服裝店,買了一套合身的服裝。

第四件:這是他生命中的轉折點,戰勝尷尬與自卑的最大勝利,發生在一年一度舉行的集會上,他母親敦促他參加集會上的演講比賽。當時對他來說,那當然是天方夜譚。他連單獨跟一個人說話的勇氣都沒有,更何況是麵對很多人。但是在他的母親的堅持下,他還是報名了,並且為這次演講做了精心的準備。為了把演說內容記熟,他對著樹木與牛群演練了上百遍。結果大出他本人的預料,他得了第二名,並且贏得了一年的師範學院獎學金。

後來托馬斯在回憶自己的人生曆程中,還不止一次說過:“這四件事成為我一生的轉折點。”

由此看來,自卑其實就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為什麼老要和自己過不去呢?你不覺得自己身上也有許多可愛的地方、令人驕傲的地方嗎?他許你不漂亮,但是你很聰明;也許你不夠聰明,但是你很善良。人有一萬個理由自卑,也有一萬個理由自信!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秘密,就在於它勇敢地挺起了胸膛,驕傲地扇動了翅膀。

讓自卑從你的生活中走開,你就會自信能夠做好一、兩件事,並以此成為做大事的契機!

不要讓消極影響人生

最美好的事往往也是最困難的。一個自憐的人即使舒服地靠在沙發上,也不會停止自憐。

這就是人生,斷了一條弦,你還能以剩餘的三條弦繼續演奏。

消極的觀念猶如使人消磨精神的“敵人”,能把人積極的品性蠶食掉。對於成大事者而言,拒絕讓消極的觀念侵入大腦,不要總認為自己到處倒黴、可憐,是正確麵對人生、強健身心的重要一個方財。

有位記者曾到芝加哥大學訪問羅伯特·哈金斯校長,請教他是如何對待生活中的不利因素的。他的回答是:“我一直遵循已故的西爾斯百貨公司總裁朱利斯·羅森沃德的建議:如果你手中隻有一個檸檬,那就做杯檸檬汁吧!這正是那位芝加哥大學校長所采取的方法,但一般人卻剛好反其道而行之。如果人們發現命運送給他的隻是一個檸檬,他會立即放棄,並說:“我完了!我的命怎麼這麼不好!一點機會都沒有。”於是他與世界作對,並且陷於自憐之中。如果是一個聰明人得到了一個檸檬,他會說:“我可以從這次不幸中學到什麼?怎樣才能改善我目前的處境?怎樣把這個檸檬作成檸檬汁呢?”

偉大的心理學家阿德勒窮其一生都在研究人類及其潛能,他曾經宣稱他發現人類最不可思議的一種特性——“人具有一種反敗為勝的力量”。

一位名叫瑟爾瑪·湯普森的女士講述的她自己的經曆正好印證了這一句話。

“戰時,我丈夫駐防加州沙漠的陸軍基地。為了能經常與他相聚,我搬到那附近去住,那實在是個可憎的地方,我簡直沒見過比那更糟糕的地方。我丈夫出外參加演習時,我就隻好一個人呆在那間小房子裏。熱得要命——仙人掌樹陰下的溫度高達華氏125度,沒有一個可以談話的人。風沙很大,所有我吃的、呼吸的都充滿了沙、沙、沙!”

“我覺得自己倒黴到了極點,覺得自己好可憐,於是我寫信給我父母,告訴他們我要放棄了,準備回家,我一分鍾也不能再忍受了,我情願去坐牢也不想呆在這個鬼地方。我父親的回信隻有三行,這三句話常常縈繞在我心中,並改變了我的一生:”

“有兩個人從鐵窗朝外望去,一個看到的是滿地的泥濘,另一個人卻看到滿天的繁星。”

“我把這幾句話反複念了好幾遍,我覺得自己很丟臉。決定找出自己目前處境的有利之處,我要找尋那一片星空。”

“我開始與當地居民交朋友,他們的反應令我心動。當我對他們的編織與陶藝表現出很大的興趣時,他們會把拒絕賣給遊客的心愛之物送給我。我研究各式各樣的仙人掌及當地植物。我試著多認識土撥鼠,我觀看沙漠的黃昏,找尋300萬年前的貝殼化石,原來這片沙漠在300萬年前曾是海底。”

“是什麼帶來了這些驚人的改變呢?沙漠並沒有發生改變,改變的隻是我自己。因為我的態度改變了,正是這種改變使我有了一段精彩的人生經曆。我所發現的新天地令我覺得既刺激又興奮。我著手寫一本書——一本小說——我逃出了自築的牢獄,找到了美麗的星辰。”

瑟爾瑪·湯普森所發現的正是耶穌誕生前五百年希臘人發現的真理:“最美好的事往往也是最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