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 神秘的暗襲小組(1 / 2)

上一次解決了地鐵4號線的麻煩,歐陽前輩居然送給了我一支“暗襲”小組。

那一晚,我和“暗襲”小組的成員進行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攀談,並通過歐陽前輩給我的那份冊子,很詳細的了解了這個小組的基本成員的情況。原來,他們幾乎都和鬱鶴楓一樣,隻是保存了當年死亡時候的容貌而已,實際年齡卻實在不敢恭維。這五個人中年齡最小的一個,也死於1980年。

“暗襲”小組的首要成員,男性,號稱“飛鷹”,便是與鬱鶴楓同樣出生於唐代的武士----葛浩天。葛浩天當年是大唐開國時期,唐太宗李世民軍中的一員大將。當時,政治清明,邊境安穩,百姓安居樂業,一片盛世繁華。作為大唐的軍隊,一時並沒有太多的軍事任務。於是,葛浩天除了組織大唐軍隊參與訓練,閑暇時段閱讀一下兵書之外,還學習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等,逐漸成為大唐一位文武雙全的全才。

雖然說,大唐盛世,享譽寰宇。然而大唐北部邊境經常也會發生一些邊境摩擦,特別是遊牧名族--匈奴經常會不時的前來侵擾。於是,葛浩天受天子之命,率領隊伍來到大唐北部邊境,一直在北部大漠與匈奴進行不間斷的戰爭,維護著北方的和平與穩定。

直到有一次匈奴強勢入侵,葛浩天率軍奮力抵抗,將匈奴擊敗。看著匈奴潰逃,葛浩天命令繼續追擊。於是,幾萬兵馬飛奔而去,朝著匈奴逃跑的方向追去。結果,葛浩天率領的隊伍不幸陷入了匈奴設置的圈套中,被重重包圍。由於對地形不熟,加之經過多次衝殺、突圍,葛浩天的隊伍也沒有衝出包圍圈,反而受到匈奴一次次的進攻,人數不斷減少。

包圍的過程中,匈奴很敬重葛浩天。采用金錢、美女等各方麵誘惑,希望葛浩天放棄抵抗,並能夠加入匈奴,但都被葛浩天嚴詞拒絕。終於,匈奴沒有了耐性,發起殲滅之戰,葛浩天與其隊伍全部葬身於北部大漠之中。

葛浩天死後,他的魂魄來到了冥府。冥府判官因其忠義、正直,讓其留在冥府,成為了一名負責冥府安全的核心保衛人員。後期,“暗襲”小組的成立,葛浩天加入了進來,並成為了小組的重要核心人物。

“暗襲”小組第二名成員,男性,號稱“神算子”,名叫吳晟,來自於五代十國中的南唐朝代,是南唐列祖李昪時期的一名重要軍機人員。南唐開國後,百廢待興,吳晟便與眾大臣一起,輔佐君王李昪,振興國家各項事業。

那時候的吳晟被委以重任,輕徭薄賦、興修水利、獎勵農耕,減租減息,實行多種多樣的休養生息政策。國家經濟發展逐步恢複,糧食、稅收逐漸增多,百姓逐漸安居樂業,其實這一切都離不開吳晟的功勞和辛勤付出。創業之時,滿朝上下擰成一股繩,共使一股勁,國家恢複發展及其迅速;剛剛取得了一定成就之後,朝中大臣便開始結黨營私,甚至開始對吳晟進行抨擊,並詳盡一切辦法扳倒吳晟。

那時候的皇帝李昪,已經沉迷於丹藥所能帶來的“長生不老”之效,對此事聽之任之。後來,抵擋不住群臣不斷的諫言,李昪將能臣吳晟罷免官職,讓其回鄉種田。後來,朝中眾多事情沒有能臣能夠處理,變得越來越糟。沒有辦法,皇帝李昪將吳晟又從家中召回,使其官複原職。沒想到,部分奸臣擔心吳晟回來後打擊報複,便合夥密謀,陷害吳晟,便設下了一個套,引誘其鑽入圈套中。皇帝李昪知道吳晟的“所作所為”後,非常生氣,下令將吳晟打入死牢,並於秋後問斬。

據吳晟說,他死後是被一個姓“武”的判官給予的審判。我突然想起,蔣先生之前叫我“武判官”,可能我上輩子所擔任的那名判官審訊過吳晟。於是,吳晟也被冥府留下成為了一名重要文案的記錄人員,後期也因其聰明才智,被選入到“暗襲”小組中來。

“暗襲”小組第三名成員,男性,號稱“震空”,名叫韓世傑,來自於大明王朝,是明憲宗時期的一名大內侍衛長。明憲宗即位後,一直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不理朝政,日漸荒廢。作為大內侍衛,韓世傑很清楚的看到了這一代帝王的昏庸無道,導致民不聊生。韓世傑很氣憤,但又無可奈何,因為他隻是一個皇宮裏普通的侍衛長罷了。這裏,有東廠和西廠,還有執掌權勢的太監,他實在是無能為力。

不過,當朝仍然有很多正直的大臣,不斷向皇上諫言,希望皇帝能夠主持朝政,安定當前的大局。然而,皇帝隻身陷在酒色美女之中,根本不顧大臣們的勸諫。有時候皇帝心情不好,還會命令韓世傑將敢於直言的臣子拖出去斬首。每當這時,韓世傑會和心腹一起,偷偷的將那些敢於直言的大臣放走,留他們一條生路。韓世傑對外聲稱已經斬首官員,實際上悄悄地將那些官員送出城外,讓其裝扮成普通老百姓,去自謀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