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股票的主升浪80%以上是從漲停板開始的;主力利潤的大幅增長也是在主升浪拉起之後。這就告訴我們,要獵取主升浪就要狙擊漲停板;就要分析研究漲停板之前以及漲停板之時的股價運行形態;從形態上透析主力的意圖;除此之外的形態不是陷阱就是雞肋,實在是沒有必要花費時間與資金去做它們。
那麼如何從形態上能看出盤中主力的意圖呢?
這就看你如何來思考了,思考能致富,但思考的方向必須對頭。方向不對,不但不能致富,反而有可能喪失財富。
許多股民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在股市,但真正贏利的卻不多。這是為什麼?
有人說股市是賭場,久賭必輸;有人說主力太狡猾,一心想戰勝主力;有人說長線是金,於是買入股票長期持有,沒料想來回座了電梯;有人說短線是銀,於是追漲殺跌,卻經常是追在了頭部,殺在了底部。
其實,這就是思維的方向出了問題。如果換個方向來思考這麼幾個問題,那麼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股票沒有主力運作,就沒有主升浪;有了主力,就有了主升浪的可能。因此,股票的一切形態都與主力有關。主力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不管股票是白馬還是黑馬,隻要它沒有主力控盤,就不是好馬,因此問題的關鍵就是你如何發現主力。
在股市,題材是股票上漲的風。小題材、是小風;大題材、是大風;沒有題材,就沒有風,股票就沒有浪花。要做好股票,就要看看股票的題材是什麼。要記住,股票的一切上漲都與題材有關;更要記住,題材,是主力們做好準備之後才公布或捏造出來的――關鍵是題材未公布之前你如何知道。
在股市,當消息傳到你的耳朵裏的時候,主力已經把刀磨好了。因此如何在消息傳播之前你就能感覺到,這就需要技術了。一切都與技術有關,沒有技術,你隻能是事後諸葛亮;而有了技術,你就會在主力開始拉升的時候才行動。主力不拉升,你就空倉休息等待,但是一般人沒有這個心態。
因為一切都與心態有關。心態,就是人們的心理活動。譬如,在日常生活中當人們花500多元買一件東西時都覺得心痛,而在一次交易中虧了上千元有時也不在乎;又譬如“恐高症”就是心態,人們老是把股票當前的價格與未大幅上漲之前的價格比較,從而得出了“太高了”、“風險太大了”的結論,為什麼要與未漲之前的價格比較呢?為什麼不能想到以後的上漲呢?這些就是人們的心理活動。
人的心理活動,有正確的,也有不正確的。正確的心理活動會指引你一步一步地向前進;不正確的心理活動,會導致你節節敗退。
要想炒好股票,就必須把心態修煉好;就必須把病態的心理活動克服掉;培養那些良好的心理;然後學習有用的技術分析方法;舍此而外,別無他途。
在買賣中,很多人看到股價圖形操作時,總喜歡把問題的方方麵麵想得很周全,甚至故意複雜化,擔心這擔心那,眼中隻有困難,以致心理負擔過重,關鍵時刻猶豫不決,從而失去了許多機會,最後錯失良機。倒是那些勇往直前,敢闖敢試,把困難、險惡、羈絆甩在一邊的人,卻能保持良好心態,專心走好自己腳下的路,成就一番事業。
當我們改變了思維的方式,學會了炒股的方法,就會有目的的去在股市裏狙擊漲停板、那樣獲得豐厚盈利的可能性就大多了。
要想通過漲停板來獲得利潤,我們需要明確以下一些思想,才能輕鬆戰勝大盤:
大部分漲停不能追,能追的隻有少數。對多數漲停來說,屬於技術形態不好情況下的漲停、跟風漲停(當然不是說所有跟風漲停都不能買)、分時圖情況不佳、大盤暴跌等等。實際在買賣中,必須在個股本身技術形態良好、存在一定上揚空間、分時圖顯示出的主力向上做盤意願強烈以及大盤的條件相對配合等因素都具備的情況下,才能采取追漲停戰術,使風險降到最低。
漲停時間早的比晚的好;最先漲停的比尾盤漲停的好得多。在當天交易中第一個封漲停的最好,漲停時間最好限製在10:10以前。因為短線跟風盤十分注意當天出現的機會,前幾個漲停最容易吸引短線盤的目光,並且在開盤不久就能漲停,本身也說明主力是有計劃進行拉高,不會受大盤當天漲跌的太大影響(但不是一點沒有影響),如果這時該股票的技術形態也不錯,在眾人的集體上推下,漲停往往能封得很快,而且買單可以堆積很多,上午收盤前成交量就可以萎縮得很小,在下午開盤時就不會受到什麼衝擊,漲停封死的可能性就非常大。第二天獲利也就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