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臻
好像在2010年左右,中國原創設計師在國內突然掀起了熱潮,大家都說中國設計師迎來了“春天”,這是真的嗎?“春天”到底是什麼呢?現在中國設計師品牌越來越多了,真是“春天”來了。然而,對於這種觀點,我並不認同。
中國時尚行業如果追溯曆史的話,最昌盛時期應該是唐代,於是我翻閱了曆史,發現唐代開始,工藝裝飾普遍使用花卉圖案,特別是波狀的連續紋樣與花草相結合後,就是這個時期非常時髦的纏枝圖案。唐代服飾其實也是以各種各樣的印花為主,但是當時設計師們更願意用真實的花、草、魚、蟲進行寫生,而傳統的龍、鳳圖案也沒有被排斥,這也是由皇權神授的影響而決定的。而接下來我們印象深刻的時尚icon應該就是“旗袍”了。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是上世紀20年代之後民國時期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一直到現在,中國時尚經過了一輪又一輪來自自身抑或外來的衝擊與改變,似乎又迎來了全麵回潮的氣息,曾經的時髦又再度撲麵而來,而時尚,我認為不僅僅是服裝的樣式。時尚到底是什麼?中國時尚又會有怎樣的發展?現在真的是中國獨立設計師的春天嗎?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在國內消費中國設計師品牌的人還是相對少數。在國外,似乎人們更加注重的是衣服本身;而國內則反之,大品牌被大多數人追捧,設計師品牌是什麼?國產品牌憑什麼這麼貴?再加些錢我可以買國際大品牌的打折款,這樣穿出去才有麵子。事實證明,“春天”還是需要大量的錢的,國內有點知名度的設計師都開始和明星合作、給時尚大刊拍攝、做工作室、開公司、辦秀、與設計師集成店合作炒作自己……這樣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讓自己的知名度提高,而這些都需要錢。那些有了“春天”的設計師們到底花了多少錢呢?他們付出了怎麼樣的辛苦努力才有了今天?我想隻有他們自己才知道。
而像我這樣普通的設計師來說,我隻能首先把設計當作自己的一個愛好,因為幾乎所有的集成店合作都是采取高額抽成寄售模式,而設計、製版、麵料、輔料、生產、發票當然都是由我們自己完成,把生產好的成衣批量放在各個寄售店鋪要承擔大量的風險,如果賣得不好還會全部退還,乍一聽是合理的,因為你對市場把握不準確,所以這是你應當去承擔的風險,可是銷售的模式和工作人員的溝通是不是也存在很大問題呢?大多數集成店沒有什麼標準,隨便入駐設計師,反正賣得不好就都退掉,自己也不承擔任何風險。而大多數集成店管理流程都不夠專業,辦事效率比某些事業單位還慢——當然我說的是大多數,並不是所有集成店都如此。所以你看看,設計師品牌為啥要賣那麼貴呢?還有人說,那你還是沒有形成量,所以你不賺錢。但是設計師品牌是非常奇妙的,如果為了賺錢而市場化,那很有可能變成了大眾款而失去了設計師品牌獨特的風格。所以獨特,是不是值得貴一點呢?
中國設計師的“春天”來了麼?我想大多數人已經死在了寒冬,而我這樣有緩兵之計帶了兩片暖寶寶過冬的人又會堅持多久呢?我沒有什麼偉大的理想,漢服還有旗袍這些老祖宗經典的東西也無法逾越,唯有做到的是那些心心念念的美好的事物能夠帶給一些人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