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地衡山坐落在湖南衡陽境內,群峰巍峨,氣勢磅礴,72峰逶迤800裏,貫穿7個縣市。而這七十二峰當中每一座山峰都有著一個山寨在把持。江湖上,也稱之為衡山七十二寨。
早些年,衡山派被詩仙門的人所擁有。詩仙門是唐朝玄宗年間著名詩人李白的弟子所創的一個門派。李白好習劍,其劍術僅次於當時的劍聖裴旻。
據《獨異誌》載,“(裴旻)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漫引手執鞘承之,劍透空而入,觀者千百人,無不涼驚栗”據說是當年裴旻在母親守孝期間,想要請大畫家吳道子在天宮寺做壁畫以悼念亡母。
吳道子早就聽說了裴旻劍術高超,便道:“我好久沒作畫了,若是裴將軍一定要我作畫的話。那麼便請將軍先舞一曲‘劍舞’啟發一下我的畫思。”
裴旻聽罷,隨即脫去孝服,持劍起舞。隻見裴旻走馬如飛,左旋右抽。瞬間,又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旻引手執鞘承之,劍透室而入。也就是說被拋起數十丈高的劍,竟然能用手持的劍鞘接住,使其直入鞘中,真是劍技絕招。
當時,幾千名圍觀者為之震驚,讚歎不已。吳道子也被那猛厲的劍舞氣勢感動,畫思敏捷,若有神助,於是揮毫圖壁,颯然風起,很快一幅“為天下之壯觀”的壁畫就繪成了。
李白的劍術雖然不比裴旻,卻也可以稱為天下第二。李白門下的弟子,不光學習李白的詩文,也學習李白的劍術。在李白看來,劍即是詩,詩即是劍。詩和劍,是相生相成的,不可分開。
李白為了將自己的詩歌融入到劍術當中,在教習弟子劍術的時候還特意給每一個招式灌入了詩歌的名字。李白每一句詩便是一個劍招。弟子們學詩學得快,學劍也學得快。、
後來李白死後,李白的弟子黷武深得李白劍法的精妙,便誓將李白劍法發揚光大。於是帶著李白的孤兒來到衡山之巔的祝融峰創立了舉世聞名的詩仙門。詩仙門很快在黷武的手裏發揚光大,成為了江湖第一門派。
直到北宋末年,詩仙門門主林振南因為過於猜忌,而導致其師弟蕭若風反出祝融峰,與芙蓉峰創立另一個詩仙門。
隨後,紫蓋峰、天柱峰、嶽麓山、雲密峰、石廩峰、天柱峰、獅子峰、朝日峰......等衡山七十二峰相繼出現了詩仙門的弟子開山創派。流傳了幾百年的詩仙門頓時瓦解,從此走上下坡路。到明朝中葉已經逐漸淡出了江湖人的視野。
衡山腳下,熊惆手執墨梅劍望著衡山主峰祝融,眼神一動不動。
夏芸的突然離開,讓熊惆倍感失落,就像第一次夏芸離開一樣。熊惆忘不了夏芸第一次失蹤的日子。
那一次,熊惆也是在一座山的山腳下,隻是那座山不是衡山,而是雪峰山。
雪峰山下,熊惆和夏芸並排地走著。夏芸依舊是樂觀而且富有激情。時不時會問熊惆很多的問題,而熊惆始終隻是簡單的一兩句話便搪塞敷衍掉夏芸。夏芸並不為此而懊惱,反而問了更多的問題。
問題問多了,熊惆答也話也多了。而這麼一問一答,對於漫長的爬山的路,剛好起到了消磨時間的作用。
來到雪峰山山腰之處,十八茅彎的牌坊前。熊惆建議停下來歇息。因為,無論何時,熊惆登雪峰,隻要到了這個地方就會停下來,然後在牌坊的右端的石柱上敲打三聲,以告知逍遙子。
隻是,這一次,逍遙子早就在這裏等他!而且目光非常的嚴厲。
熊惆本以為逍遙子會懲罰他,他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準備。但是,逍遙子竟然意外地讓熊惆離開,留下了夏芸。夏芸那次和逍遙子談了很久,最終也在和逍遙子談話之後消失了。
熊惆本來想要問夏芸的下落的,但最終還是放棄了。逍遙子也沒有特意告訴熊惆,隻要求熊惆以後不要再和夏芸聯係。
熊惆現在才明白,或許那個時候,逍遙子已經認出了夏芸是川陝大俠夏天磊的女兒,逍遙子才阻止他和夏芸交往。
“也不知她現在在哪裏了。”熊惆喟然而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