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奴,已經死了。死在了墨梅劍之下。
雪奴死的時候,雖然飽受痛苦,但是死的很安詳。他最終如願,死在了墨梅劍之下,靈魂終生守候著墨梅,不離不棄。
誰也不知道雪奴的過去,誰也不知道雪奴的名字。他在王府,在江湖上,就隻有一個名字,那就是十一號。
多年前,年僅五歲的雪奴經曆了昆侖一族滅族的傷害,而輾轉來到了晉王府,成為了晉王貼身飼養的第十一名奴隸。從此,開始了忘卻記憶,卻又暗自尋找墨梅劍的曆程。
昆侖族,上古神族。自從盤古開天辟地的鴻蒙之初,昆侖族人便生活在昆侖山深處,守護著墨梅劍。世代相傳,隻為等到墨梅劍的主人,然後將墨梅劍傳承給他,完成昆侖一族的使命。
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昆侖一族本是安詳的農宅、小院被突如其來的黑衣人入境。這些黑衣人不顧老弱婦孺或者是手無傅雞之力的病殘,揮劍便刺進所有人的心髒。一個活口都不留,一夜之間,安逸而又清靜的昆侖一族幾乎被全部消滅。
唯有事發之初,昆侖山墨梅劍的劍奴黑郎和昆侖族族長的女兒白媚暗生情愫,二人攜帶者墨梅劍偷偷逃離昆侖山。途中遭遇衝衝阻攔,而身受重傷,最終為梅七公所救。黑郎和白媚自知無力保護墨梅,而將墨梅交給了梅七公保護。並且囑咐梅七公遇到墨梅的主人以後,將劍贈予之。
黑郎和白媚與梅七公告別後,來到了鄉間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卻還是逃不過滅昆侖族的黑衣人的追截。黑郎和黑衣人大戰數百回合,身受重傷,從此與白媚消失在江湖之中......
而雪奴正是黑狼和白媚的兒子。
黑郎和白媚有了孩子以後,因為思念昆侖山的雪,而給孩子起名為雪奴。將昆侖山所有的故事都告訴了雪奴,同時也要雪奴繼承劍奴,終生守候著墨梅。黑郎和白媚並沒有告知雪奴墨梅劍的去處,他們認為,雪奴知道的越少,也就越安全。
那年,黑郎白媚消失,年僅五歲的雪奴幾經流轉進入了晉王府,做了晉王的第十一名奴隸。雪奴雖然年幼,卻天資聰穎,晉王更是對雪奴疼愛有加。聘請名師,傳授雪奴武術。雪奴本來是要學劍的。但想到劍雖然兵器之王,卻無法迅速殺死對方,而選擇了金雙鐧。
金雙鐧是當年唐朝開國大將秦瓊的成名武器。雪奴就是因為崇拜秦瓊,而休息金雙鐧。在金雙鐧名師秦羽的辛勤指導下,十一歲的時候,雪奴便憑借金雙鐧遠走大漠,殺死了當年臭名昭著的大漠飛鷹——白斬魚。從此,在江湖上名聲大噪!但沒有人知道他叫雪奴,隻知道他是十一號。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一路而上,熊惆遠遠地就聽到有人在高聲朗誦著李白的《將進酒》。隨著越走越近,聲音也越來越大。不一會兒踏進了穿岩詩林的一刹那,熊惆看到山壁間的巨石之上,一名身著白衣的書生,拿著書卷一字一字地朗誦著詩歌。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此時,這名白衣書生已經一字一字地朗誦著李白的《蜀道難》了。熊惆嘴角微抿,也不願意去和白衣書生答話。按照龍四所繪的圖紙,藥王穀坐落在衡山的蜀王穀內。如今已經到了穿岩詩林,離蜀王穀不過數裏之遙。熊惆不想再做耽擱。
“兄台,能否留下來借口水喝——”那名白衣書生見到熊惆不聞不顧後,不禁高喊道。
熊惆知道白衣書生是在叫自己,本來打算當做沒有聽到。但是想到衡山自古便是名山,一定有很多的能人隱士,也不便不答。而且若是故作聽不到,而徑直往前走的話,白衣書生能在絕壁之上朗誦詩文,定不是常人。熊惆也不想旁生枝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