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得出生在中部平原的一個小縣城,父母都是教師,家境十分殷實,一家人和和美美,生活平實而幸福。
但平靜的生活在他三歲那年,被意外打破了。
三歲時,父母離婚了。離婚原因不明,離婚後,施得跟了父親,母親回到了生她養她的下江市,從此和施得天各一方,再也沒有回來見施得一麵。
五歲時父親娶了繼母。
繼母對他還算不錯,視他為親生,而且為了照顧他的感受,繼母還決定不要孩子。
施得和母親分開的時候才三歲,對母親沒有太深的印象,而繼母待他如親生,他就一心將繼母當成了親媽一樣。本以為幸福生活會因為一個善良的繼母而繼續,結果八歲時,父親又意外失蹤了。
有人說,父親是去下江找母親去了,也有人說,父親去了京城,尋祖認根去了。但究竟真相如何,施得八歲的年紀,當然不可能想得明白,而且在他幼小的記憶中,從未聽過父親母親說起過他們的原籍。
他一直以為父母就是小縣城土生土長的土著。
親生父母從此遠離了施得的視線,也完全退出了他的生活,他和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繼母相依為命,日子過得清苦而艱辛。
不知有多少人勸繼母再嫁,繼母為了他,毅然決定終身不嫁!就這樣,繼母一個人拉扯施得長大,含辛茹苦,不知嚐盡了多少人間的艱辛。
施得還算爭氣,從小學到中學,學習成績一直十分優秀,在報考大學時,施得鐵了心隻上兩個地方的大學——京城或下江,除了這兩個城市的大學之外,其他地方的大學再好,他也不多看一眼。
施得心中永遠無法忘懷親生父母的離去,他相信在京城或下江,總會有父親或母親的身影在等他出現。
最終,施得考上了久負盛名的下江複旦大學。
下江複旦大學和京城的京城大學、清華大學並列為國內三大名校之一,在國內名氣極大。本來施得想考京城大學或清華大學,然後利用四年的大學在京城尋找父親的下落,結果陰錯陽差最終卻被複旦大學錄取了。
作為小縣城幾十年來唯一一名考上複旦大學的大學生,施得成為轟動一時的人物,成為小縣城的驕傲,也成為此後幾年間家長鼓勵孩子學習時的典範。
懷著喜悅和對未來的憧憬,施得由小縣城一步邁入了國內最繁華最昌盛的城市下江。大學四年期間,他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在知識改變命運的年代,想要走出方圓不足十裏的小縣城,想要出人頭地,隻有拚搏一條路可走,況且施得也清楚自己命運多舛,又自幼失去雙親,隻有學有所成才有出路,才有可能改變命運。
他不能辜負繼母對他的養育之恩!
大學四年,施得懷揣對母親的最美好的向往,利用假期幾乎走遍了下江的大街小巷,想要找到母親的下落。然而讓他失望的是,母親就如平空消失一樣,蹤跡全無,就如一股輕煙,消散在天地之間,沒有留下一絲蛛絲馬跡。
大三時,施得和同班同學黃素素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黃素素戴一副無框近視眼鏡,留長發,文靜如百合,嫻靜如幽蘭……長發、眼鏡妹,再加上文靜的氣質,是施得無法抵擋的致命誘惑。
剛一入學時,施得就被黃素素渾身散發的幽靜嫻雅的氣質吸引,深深喜歡上了她,但他卻不敢向她表白,出身小縣城的他自認配不上出身下江世家的黃素素。
也確實,黃素素眼高過頂,班上不少男生追求她,她都不予理會,一直到大三時,她還是名花寂寞開,孤芳而無主。
也不知黃素素怎麼就知道了施得尋母的秘密——施得可是從來沒有向班上任何一人提過他的身世——她就主動接近施得,幫助施得在下江尋母。
年輕的心靈總是容易靠近,一來二去,本來就對黃素素有好感的施得近水樓台先得月,在一個春意濃烈的夜晚,向黃素素表白了……
黃素素的表現出乎施得的意外,她似乎隻是遲疑了一下,就重重地點了點頭:“我是家裏的獨生女,畢業後肯定不能離開下江,如果你畢業後能留在下江,我們就大有可能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