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玉石村剛剛建成的第二年……”
老者的語氣淡如流水,但這平鋪直敘中卻包含了太多的含義。也許王林等人並不能切身了解這個秘密的來龍去脈,不過看到村民們一個個悲戚的神情,就算是外人也會感受到這個經曆對他們的意義重大。
“玉山腳下能出現這個村子,都是因為一個人。這個人平時在我們當中就非常的有才能,聽說要在玉山腳下建立村落。他立刻溝通了政府和村民,堅持把玉山的資源保護下來,為我們這些後來人對玉石的開采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利潤和便利。可以這麼說,雖然玉石村今天的生活環境仍然不能和一些富裕村同日而語。不過,對於我們這些原來隻能整天吃窩頭,喝涼水的農民來說,有房子住,有肉吃,有雞鴨牛豬養著,這種生活就是天堂了。他讓我們堅持農作,自食其力,努力在村子裏形成了一種勤儉節約的風氣。從那以後,有什麼困難大家也都願意找他,村民們都覺得,隻要有他在,就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久而久之,人們自然而然的稱呼他為村長。這個名頭,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既擔負了一個村子的重任,又要保護玉山的玉石不被非法分子惡意的開采。當上村長後,他更加盡心盡力的經營著這裏,想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無論陰天下雨或是風雪交加,他都堅持去幫助我們村子裏一些沒有青年勞動力的家庭進行耕作。不過分地說,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曾受過他的恩惠。隻是,有一點,早在他當上村長講話的那天起就強調過了!村民們有任何困難都可以提出來全村人一起幫忙解決。但是就算是生活再困難,他也不許我們去動玉山裏的石頭。他說了,那是國家的財產,就算餓死!也不能盜竊國家的財富。”
老人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調整情緒。趁這時候,王林打量了一下在場每個人的表情,默默地點了點頭。
的確,在當今的社會中,這種為國為民大公無私的人實在是有點太少了。大多數人如果守著一座金山,哪裏還有理智來遵守國家的法律和規定。人們往往在利益之中逐漸迷失了最初的本性,一切都向錢看,向利益看。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拜金主義盛行的風氣,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試問這樣的社會怎麼進步?
王林把思緒收回來,看見老者在那沉默不語,知道他是在壓抑著自己的情緒。其實故事還沒說到重點上,於是看了看同樣一臉認真的爸媽,也選擇繼續聽下去。
“就這樣,在這個人的帶領下,我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富足。,人人家裏都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地。直到有一年,出事了。那年,由於天氣的原因,我們的糧食收成非常不好。以至於村裏有許多家庭都沒米下鍋,隻能去山裏挖一些野菜勉強充饑。他身為一村之長當然是分外著急,給村民們分完自己家裏的最後一袋米後,他決定把村子裏平時留下來的一些有用的東西送到縣城裏去賣掉換糧食吃。輾轉多日來到縣城,匆忙換了點錢後,當天夜裏就買了幾百斤糧食想往回趕。這時,村長突然遇到一夥玉石考察團,他們說自己是非常專業的考察團體,是國家派下來的。當時人們也沒有那麼多心眼,也沒向這群人要什麼證件。當即村長就帶著這些人回到了村裏,寧可自己不吃飯也好酒好飯的招待他們。”
這時候,王林突然發現村裏的人除了一臉迷茫的祁老六之外,一個個都一臉憤怒,好像要吃人一樣。有的女人還氣的好像要哭出來一樣。老人擺了擺手讓他們不要這樣,然後繼續講述。
“這群人在村裏住了幾天就說要進山去,不知情的村長當然一馬當先把他們帶了進去。當時我還很年輕,也在村長帶領的進山隊伍裏。到了山裏,那些人就翻了臉,逼著我們畫下整個玉山的地圖,然後就要把我們趕下山去。這時我們才知道這群人根本就不是什麼國家派來的考察團,倒像是一群偷挖玉石的人。我們和對方發生了口角,漸漸的竟然演變成了衝突。在這過程中,對方竟然拿出一把刀來威脅村長,他哪裏肯依……於是……唉……村長他.....他......”
老者哽咽了,悲傷的搖了搖頭。
“最終村長由於傷勢過重,不幸離開了我們,那群人一看出了人命,也是慌忙逃走了。”
就在大家都處在悲痛中時,祁老六卻笑了起來。引得眾人怒目相對。麵對他人警告的表情,祁老六毫不在乎的直瞪回去,大聲說道:“老頭子,你講的這個故事發生的時候,我還沒出生吧?和我有什麼關係??!!還有,你們堅持了這麼長時間,如今不還是在這賣玉石賺錢?看來我做的沒有錯嘛。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