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情進展不順利時,你是否本能地為自己貼上了“失敗者”的標簽?你評價自己的語言可以變成一種有力的現實。一次又一次地稱自己是位尚未被雇用的售貨員,而不應說自己失業了——也就是你在社會生活中的失敗——這樣說,你就可以認為自己是“擁有選擇權”的人。你可以選擇參加學習班來培養新的技能,或者勇敢地選擇從事另一個行業。
3. 作好準備
規劃一個災難計劃來幫助你自己在災難降臨時不會受到影響。問問你自己,會發生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麼?設想一下失去工作或配偶的情形,會讓你清晰地考慮現實的選擇。你有足夠的保險或存款來使你渡過困難時期嗎?如果你的老板解雇了你,你的才能會為你帶來收入嗎?請記住,漢字中“危機” 一詞的詞義包含兩方麵:“危險”與“機遇”。
4. 學會聰明地失敗
休斯敦某大學教授傑克·馬斯頓開設了一門課程,該課程被學生們叫做“失敗101”。他讓他的學生製造沒人會買的冰激淩棒模型。馬斯頓說:“他們設計成像倉鼠似的熱容器和在颶風中放的風箏。”
盡管這些想法都很可笑,可是一旦學生們把失敗看做創新而不是失敗時,他們會很勇敢地去嚐試做任何事情。馬斯頓說,在獲得成功之前,大多數學生都至少失敗了五次,他們學會了不把失敗當做最後的結局。“學生們學會了整裝待發,再次準備嚐試。”
5. 永不言棄
1975年,厄爾利的Harrisonburg 建築公司破產了。那時25歲的他向家人借錢維持經營,而並沒有宣布破產。他繼續做建築工作,努力掌握管理上的複雜關係。1982年,他厚著臉皮又借了更多的錢來重新開辦自己的公司,並於困難時期在銀行中留下了良好的口碑。
厄爾利謹慎地擴大了自己新建築公司的規模。他還去學校學習商業管理課程。1988年,厄爾利的公司被《Inc.》雜誌評為世界發展最快的500家企業之一。
厄爾利沒有自滿,他時常會想起那段艱難的日子。他說:“我不因成功而自滿,所以我總在努力發展我的事業。”
失敗並不可怕,從某種意義上說失敗意味著進步。盡管原地踏步永遠不會失敗,但是也永遠不會有任何驚喜,失敗說明你正在嚐試新事物,每一次的失敗都表明你距離成功又近了一步。所以隻要換個角度看,失敗並不是什麼壞事情,關鍵在於人們看待它的心態。
tout [tat] v. 標榜;吹捧;吹噓
It is not so serious as you say actually, you tout its virtue too much!
明明不像你說得那麼嚴重,你也太誇大其詞了!
castor ['k鎠t] n. 蓖麻
This kind of mixture is made up of petrol , castor oil and vinegar.
這種混合物是由汽油、麻油和醋組成的。
reverse [ri'v:s] n. 失敗,挫敗
The failure and reverse which await men and one after another sadden
the brow of youth add the dignity to the prospect of human life,which no arcadian success would do.
盡管失敗和挫折等待著人們,一次次地奪走青春的容顏,但給人生的前途增添了一份尊嚴,這是任何順利的成功都不能做到的。
calamity [k'l鎚iti] n. 災禍;災難;不幸之事
An optimist sees an opportunity in every calamity; a pessimist sees a
calamity in every opportunity.
樂觀者在每一次災難中看到機會,悲觀者在每一次機會中看到災難。
他們能夠欣然接受失敗,並從失敗中懂得:無論嚐試什麼,都是成功的最好機會。
永遠不要害怕,人人都有一次機會,沒有誰會一生都失敗。
失敗僅僅是在尋找新的挑戰時所付出的代價。
People who profit from loss are the kind of foot soldiers business leaders s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