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簡單就快樂,一世故就變老。夫妻要保持一顆年輕的心,做快樂簡單的人,享受陽光和溫暖。保持一顆開朗的心,做一個樂觀的人,即使是陰天也能陽光燦爛!生活就應當如此。
◇“昵稱”溫暖了愛人的心
“愛情隻存在於年輕的情侶戀人之間,一旦建立了家庭,便主要是一起過日子了。”這種錯誤的觀念曾導致許多夫妻隔閡,甚至家庭破裂。
有這麼個家庭,剛成家時夫妻恩愛,加上雙方各自在單位裏也都挺受重用,在人們眼裏是個極讓人羨慕的小家庭。這位妻子也時常以此為榮,感到自己真是找到了一位好丈夫。
誰知結婚還不滿3年,丈夫竟突然鬧著要離婚。當妻子的百思不得其解,不知自己究竟錯在了哪裏,竟導致丈夫與自己非得分手不可。
心灰意冷的妻子把這件事原原本本告訴給了一位好友。她的這位好友對家庭問題頗有研究,她為這位妻子出了一個點子——以後看到丈夫,不論人前人後,一律改用過去的昵稱。
這個意想不到的“招數”,使這位妻子愣了好一會兒。這個昵稱是她在談戀愛時獨創的,那時,她從不叫他的名字,隻喚這個昵稱。婚後,她漸漸覺得這個昵稱不太合適了,於是改叫他的名字。現在,朋友讓她再叫丈夫的昵稱,她覺得有些別扭,真不知是否還叫得出口。
朋友卻堅持讓這位妻子試試這個辦法。她想,反正別的辦法也都用過了,也不在乎多試一招半招,“死馬當活馬醫”,那就試試吧。
當天晚飯時,這位妻子借讓丈夫買醬油之機,用昵稱叫了他一聲。沒想到這聲昵稱卻給了丈夫一個極大的震動,並立即產生了神奇的效應。丈夫不但馬上“遵命”去買來了醬油,還張張羅羅地幫著妻子下了廚房。這可是他鬧離婚以來破天荒的一次舉動呀。
幾天後,丈夫便在妻子親切的昵稱中,打消了要離婚的念頭,夫妻之間的堅冰慢慢開始融解了。很快,這個家庭便和好如初。
據心理學家測定,世界上最孤獨的人,就是那些僅有肉體接觸而沒有感情交流的夫婦。可見,感情溝通的阻隔對婚姻關係的破壞有多麼大。而上麵事例中那位妻子的朋友所傳授的“絕招”,其實就是讓那位妻子通過昵稱來恢複情感的溝通。
有一對和我家相處了很多年的鄰居,夫婦倆平平凡凡活了一輩子。
這一輩子,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都很普通。但有一個故事卻有點不平凡,這就是他們之間的稱呼很特別。男人叫自己女人的時候,永遠是這樣一句:“喂!耳聾的。”女人喚自己男人的時候,永遠是這樣一句:“喂!耳背的。”
其實,一直到現在,他們的耳朵也並不聾,也並不背。
從他們很年輕的時候,他們就這麼彼此稱呼了。誰也不知道這對夫婦特別昵稱的來由,沒有人去問,也沒必要去問,這裏麵肯定有秘密,也許是關於夫妻之間的愛的秘密吧。
有一次,我去他們家,那時候我還小。女人病了,男人給女人喂藥。男人把兩片白藥片碾碎了,放在小勺子裏。然後,男人從杯子裏小心地用勺子舀出些熱水,放在嘴邊輕輕吹了吹,才把勺子緩緩伸到女人唇邊,說:“喂!耳聾的,小心別燙著。”
那是我第一次聽到男人對女人說“喂!耳聾的”,這稱呼聽起來怪怪的。
男人在縣城的稅務局上班,女人在小學教書。據說,他們年輕的時候,很新潮,沒有奉媒妁之言,是“談”成的。還聽說,那時候,男人經常騎著一輛自行車亂跑,哪裏都去。但無論男人去哪裏,女人都跟著男人到哪裏。人們說,這兩人鬧瘋了。
鬧瘋了的兩個人,最終走到了一起。結了婚,成了家,成了我們的鄰居。
我經常聽到他們的口頭禪。男的說:“喂!耳聾的,你別動,這點活,我來。”女的說:“喂,耳背的,快過來,這東西好香,你吃一口。”
有一天,正是下班時候,瓢潑大雨,電閃雷鳴。女人知道男人沒有帶雨具,她趕緊騎車給男人送雨披。結果,稅務局門口並沒有男人。門衛說,男人剛走了不久。女人趕緊轉身回去,在所有匆匆奔跑在雨中的背影裏尋找自己的丈夫。然而,她無論如何也找不到。結果,女人一分神,撞在路邊的護欄上,摔倒在泥水中。
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女人才知道,男人去學校接她了。他們走在不同的路上,所以誰也沒看到誰。女人說,我離家近,幹嘛要你接。男人笑一下,沒說話。女人使勁捶他,故意要他說。男人拗不過,說:“今天的雷聲太響,我怕你怕。”女人嬌嗔地來一句:“你這個耳背的。”
其實,女人摔得並不重,但她故意賴在病床上不起來。從醫院回到家,女人還要男人伺候,男人也不惱,小心地侍奉在左右,一直等女人鬧夠了。
左鄰右舍知道了之後,說,這兩口子。然後,大家滿口地嘖嘖稱讚。
夫婦倆有一兒一女,都考上了大學。孩子們大了之後,也不叫他們“爸爸媽媽”,也一口一個“耳聾的耳背的”,老兩口滿口應承著,笑容滿麵,像綻開的菊花。
從春到夏,從秋到冬,夫婦倆好像沒有鬧過一次矛盾。居委會調解別人家的感情糾葛舉的例子總是這夫婦倆,他們成了所有夫妻的榜樣。
現在,夫婦倆有些老了。老了的女人腿腳有些不方便,男人就買了一個電動三輪車,女人想去哪裏,男人就載著她到哪裏。男人理發的時候,還是讓女人理。隻是理發的時候,女人多了一份小心,因為男人頭上時不時長一些火疙瘩,她怕自己疏忽,電推子碰到了他的那些疙瘩,弄疼了他。
這夫婦倆,男的我該叫五叔,女的我該叫五嬸。多少年了,好多人都很想知道他們為什麼這麼互相稱呼的緣由。這其中一定藏著秘密。
有幾次,我回到老家,想問問五嬸,但我終究沒有去。如果我真去了,五嫂肯定會微微一笑,淡淡地說,其實也沒什麼,我該叫耳聾的,他該叫耳背的。
細心的妻子們稍稍留心一下便會發現,恩愛夫妻無不善於運用各自不同的方式,來向對方表達愛意,這種感情的溝通便是婚後夫妻情感不斷深化的根本保證。
許多當代夫妻對此頗有招數。如有一對夫妻為了讓感情向縱深發展,創造了一種寫“夫妻日記”的形式。在日記中,夫妻雙方敞開心懷,無所不談,包括對增進感情的建議,對家庭生活的愛戀,對經濟安排的磋商……他們通過日記這種媒體,相互之間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溫暖、甜蜜、協調和融洽。
還有一對夫妻選擇的是開“祝賀宴會”,隻要遇上有紀念意義的日子,或是夫妻中誰獲得了什麼成績和榮譽,他或她就為對方舉行小小的“宴會”,以示祝賀。其實這種“宴會”也不必花大錢或大力氣,隻不過是冠以一個“宴會”的名義,在桌上擺上些被祝賀者最喜歡吃的菜肴罷了。但是,這種宴會卻能為夫妻雙方溝通情感創造一種良好的環境和氣氛。
結婚以後,大多數做妻子的隻用行動來表達對丈夫的體貼、關懷和愛慕,而很少說一句“我愛你”。固然,行為溝通在已形成高度默契的夫婦中可以傳遞比語言更豐富的信息,但這樣的夫妻畢竟是太難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