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一切事物都瞬息變化的時代,存在頗多對君主製現實意義的爭論不足為奇。
在荷蘭,存在著對君主製持溫和觀點的君主主義者,以及對共和製不太熱心的共和主義者。威廉·亞曆山大和美麗的馬克西瑪結婚以後,支持君主製的人多了起來,大多數荷蘭人民都相信君主製與國家是緊密相連的並且比任何一種政體都要好。而且,貝特麗克絲女王在國家麵臨危機時積極支持人民的舉動也為君主製贏得了非常多的好感。每當國家遭遇災難,例如飛機失事,洪災,槍擊事件等,事件發生後,貝特麗克絲女王都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出現,去安撫那些需要安撫的人。
其實不是每個人都真正地或者相當積極地對君主製有興趣,但是他們容納它並且對它深深著迷。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二,一國之君都會乘坐皇家金色馬車來到海牙,在國會開幕大典上發表一年一度的演講,幾百萬的荷蘭民眾都會關注,他們或者親臨現場或者通過電視收看。王室家族是荷蘭國家象征的一部分。
在經濟發展不穩定時期,貝特麗克絲女王的退位提升了民眾對這個國家的良好感覺。幾乎所有人,無論是不是君主主義者,都認為這一舉動讓所有荷蘭人都受到了鼓舞。君主製可能是一種過時的製度,但是在類似這樣的時刻,民眾對君主的支持率反而會上升。
很多人認為君主製更像是一種團結整個國家的製度,而不是一種分裂國家,強調等級分化的製度。國民一致認為,君主製可以提升國家在世界社會中的形象。
來自各種不同的政治信仰和社會團體的人都相信如果沒有君主製,荷蘭會變得越來越糟。國王或者女王不僅履行他們作為國家元首的職責,並且還為整個國家的利益積極工作。每年,君主都會進行國事訪問和接待來訪的外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據計算,相比於其所花費的,一個王國給一個國家帶來的利益要多。因為國事訪問為荷蘭的公司帶來了許多良好的商業合作機會。
君主製有著凝聚、代表和鼓舞人心的作用。隻有君主才能將人民和社會團體凝聚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君主是公正的,這有利於社會穩定和各項事業的持續發展。自1848年,憲法規定君主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就是說國王或者是女王在政治上是中立的,大臣們參與國家政策,對議會負責。另外,大臣們在政治上也要對君主的言行負責。
我的感受是,那些期望國家體製為共和製的人會越來越少,最終將成為少數派。沒有任何一個人,也沒有任何一種製度有君主製這樣強大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