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報任安書》以後不久,司馬遷完成了《史記》。然後,他無聲無息地離開了這個世界。有人說,他因寫《報任安書》激怒了武帝,被再度下獄,或死於獄中,或被腰斬;也有人說,他的死亡晚於武帝。無論他是怎麼死的,他死時,《史記》這部偉大著作已經完成,他的聲名憑借這部書,足可以不朽,則他的有形生命的存在,已無關緊要。
但他的《史記》倒是要比他的下落還要明確。在他死後,他的家人便把《史記》轉移藏匿在他女兒家中。女兒的丈夫叫楊敞,在漢昭帝時期,還曾經官至宰相。他們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名叫楊忠,小兒子名叫楊惲。這楊惲自幼聰明好學,很像他外公司馬遷。他母親便把珍藏的《史記》拿出來,一本一本讀給他聽。誰知小楊惲很快就被書中的內容給吸引住了,便一字字、一篇篇,非常用心地把《史記》給讀完了。他成年以後,還念著這本書,有空就看看。每讀一遍都是熱淚盈眶,扼腕歎息。他知道這是外公用生命換來的史書,於是立下一個心願,一定要讓它得到天下人的承認。在漢宣帝時,他被封為平通侯後,便上書漢宣帝,把《史記》獻了出來。從此司馬遷這部巨著才得以重見天日。
那位不可一世帝王漢武帝,在戾太子事件之後四年(公元前87年),在懷念親子的心情中崩逝,享年七十。臨死之前,他下了“罪己詔”,他自己責備自己,說從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他非常後悔。他宣布:“從今天起,所有損害老百姓的事情和浪費國家財物的舉措,全部停止進行。”
武帝冊立鉤弋夫人所生的劉弗陵為太子,但事先賜鉤弋夫人死,以免主少母壯,再發生另一個呂後之禍。劉弗陵即位時年僅八歲,朝政大權由霍光執掌。在霍光輔佐下,劉弗陵采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對外則與匈奴和親的政策。因此,劉弗陵在位時,百姓充實,四夷賓服。劉弗陵在公元前74年死去。繼位的是戾太子的兒子劉詢,號漢宣帝。在位二十五年,創中興之世。史稱劉詢聰明剛毅,高才好學,為勵精圖治,他廣開言路,任用賢能,凡封為刺史、太守一類的官員,劉詢事先都要親自接見,當麵考察其言行。劉詢還下令平獄緩刑,輕徭薄賦,發展生產。在對外關係方麵,他鞏固了漢武帝開創的成果,在西域設立都護府,使西域正式進入中國版圖。漢宣帝以後的元帝、成帝、哀帝、平帝等都是沒有作為的昏庸皇帝,西漢帝國在公元8年亡於王莽。
武帝並沒有消滅匈奴。匈奴繼續存在於北方。武帝死前三年,曾派李廣利等三將軍帶領十三萬人分道擊匈奴,其中兩支軍隊毫無所得就回來了,李廣利帶領的軍隊被匈奴擊敗,李廣利投降了匈奴。不久就被匈奴的狐鹿姑單於處死。狐鹿姑單於在公元前85年死去,其子壺衍鞮繼位為單於。公元前81年,他將扣留了十七年的漢朝使者蘇武放回,以緩和與漢朝的關係。公元前74年,壺衍鞮單於聯合車師國,入侵烏孫,烏孫王向漢朝告急,漢宣帝組織五路大軍,兵員二十萬,出擊匈奴。壺衍鞮單於大敗,人畜損失十之八九。匈奴從此衰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