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醫說關公的美髯
關公蓄有一副二尺長的漂亮胡須,有“美髯公”的稱號,這也為他贏得了很多讚譽。從美學角度看,胡須是男性陽剛美中得天獨厚的“專利”。留蓄與男子臉型相匹配、修飾頗佳的胡須,似乎能平添幾分帥氣和瀟灑。中國人多屬黃色人種,一般男子胡須的生長態勢,遠不及歐美白色人種。畢竟中國男人中留長須、蓄長髯者寥寥,極少數老者有幸留之,也許稱得上是一種追求個性之美。
從醫學保健角度來說,胡須屬於毛發的一種。毛發可分三種,第一種是長毛,如頭發、胡須;第二種是短毛,如鼻毛、眼睫毛;第三種是毳毛,又稱寒毛、汗毛、毫毛,軟而短,廣泛分布於軀幹、四肢。胡須是個統稱,其實,長在不同部位的胡須,又有不同的名稱:長在上唇的為髭;長在下巴的為須;長在雙頰上的為髯。關公被稱為“美髯公”,說明他兩頰上也長滿了胡子。
胡須的生長與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密切相關,是男子漢的特征,體現了陽剛之美。遭受閹割的太監,由於失去了分泌雄性激素的睾丸,成為“中性人”,所以不長胡須。
中醫認為,胡須的多少、色澤的好壞與人的氣血盛衰有關。《內經》中這樣記載:“血氣盛則髯美長,血少氣多則髯短,血氣皆少則無髯。”現代醫學用胡須來幫助診斷疾病。例如,男子胡須特別稀少或全部脫落,可能是性功能減退;女子長出了小胡子,提示可能患有腦垂體腫瘤、腎上腺皮質腫瘤、柯興氏病等。法醫還能根據作案現場留下的胡須來辨別作案人的血型、年齡,以協助破案。
現在仍有不少人留著小胡子,這從衛生角度看是不可取的。因為胡須生長在口、鼻周圍,長胡須易沾染上細菌、塵埃等,這些有害物和病原微生物可隨人的呼吸進入呼吸道。口、鼻周圍的區域我們叫“危險三角區”,如果毛囊發炎、感染,那將是很危險的。如果蓄須者與妻子、兒女親吻,還會將有害物傳播給她們。所以,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男士還是經常刮胡子為好。刮胡子需用的剃刀種類繁多,任君選擇。有人曾說:男人最柔軟的肌膚在胡子下麵,這就是說要保護好這塊寶貴的肌膚。刮胡子的正確方法應從胡子生長方向,由兩頰、頸部、嘴唇及下巴循序刮起,逆向或向內刮生長的胡子會造成剃刀對肌膚的傷害。潔淨的臉龐會使人感到清爽、年輕、有朝氣。相反,滿臉的胡子給人第一感覺就是不修邊幅、生活散漫。
2.關公“臥蠶眉”的醫學講究
關公的臥蠶眉和他的美髯一樣為人們所熟悉。臥蠶眉,顧名思義,就是眉毛像一對春蠶臥在那裏一樣。蠶,粗而不細,直而不彎,體現出一種陽剛、威武之氣,一種令人尊敬的正氣和英氣。與關公“忠義”的人物形象非常吻合。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麼我們可以把眉毛看成是窗簾;眼睛是人生的一幅畫,那眉毛就是畫框。長在眼睛上方的眉毛,在麵部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美容和表情作用,能豐富人的麵部表情,雙眉的舒展、收攏、揚起、下垂可反映出人的喜、怒、哀、樂等複雜的內心活動。在中國文學裏,有很多形容眉毛的,如揚眉劍出鞘、眉飛色舞、蛾眉談掃、眉頭緊鎖、喜上眉梢、柳葉彎眉、眉目傳情……
但是,很多人隻知道眉毛對外貌的影響非常大,不同的眉形會讓一個人的氣質發生很大變化,卻很少有人知道眉毛對於健康的意義。中醫認為,眉毛能反映五髒六腑的盛衰。《黃帝內經》中有這樣的記載:“美眉者,足太陽之脈,氣血多;惡眉者,血氣少;其肥而澤者,血氣有餘;肥而不澤者,氣有餘,血不足;瘦而無澤者,氣血俱不足。”這就是說,眉毛屬於足太陽膀胱經,其盛衰依靠足太陽經的血氣。眉毛長粗、濃密、潤澤,反映了足太陽經血氣旺盛;眉毛稀短、細淡、脫落,則是足太陽經血氣不足的象征。眉又與腎對應,為“腎之外候”,眉毛濃密,則說明腎氣充沛,身強力壯;眉毛稀淡惡少,則說明腎氣虛虧,體弱多病。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老年人的眉毛非常稀疏甚至沒有,這就是氣血不足、腎氣虛弱的表現,也有的老人眉毛比較濃密,這樣的老人一般身體比較硬朗。如果年輕人眉毛過早的脫落,就說明氣血早衰,是很多病症的反應,其中最為嚴重的要算麻風病。瘤型麻風病的先兆就是眉毛脫落,開始是雙眉呈對稱型稀疏,最後全部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