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百靈通技術上全球唯一,李楊頓時很感興趣,問了一下張華,張華就把一個百靈通給李楊看了,因園區裏無法演示,李楊也仔細看了公司拍的一個演示視頻,感覺張華公司確實靠譜,對他們也越發感興趣了。
“我們中凱高新技術園區臨近深圳,和深圳產業集團間聯係緊密,交通也很方便,可以說建廠上便利性不比深圳差,而我們惠州生產成本更低,園區裏每平租金最優惠可以做到13塊,在深圳周邊是很有優勢的,加之惠州房價也很便宜,員工在這邊安家壓力很小,這就會增加員工的歸屬感,對企業穩定發展好處很多。”
“那稅收方麵呢?”羅勝民知道最重要的是稅收,工人的工資對公司來說並不是什麼大事。
“稅收方麵,我們園區最好可以做到三免五減半,也就是三年免稅,三到五年內減半征收。公司的產品確實不錯,12個億的規模也不小,對了,你們公司現在有認證到高新技術企業了不?”
“這個還沒有,我們公司今年才將產品研發出來,專利還在申請。”羅勝民都不好意思說起這個,因為公司之前一個專利都沒有提交過,更別說需要發明專利才可認證到高新技術企業了。
“如果沒有的話,那很難拿到稅收優惠了。”李楊看了看羅勝民遞過來的公司財務彙總表,頓時生氣了:“你們報表上第一個月營收420萬,上個月也才600萬,就四個月不到的數據,你們公司月平均營利增長都不到10%,怎麼都看不出明年可以到12個億啊。雖然你們公司確實技術實力雄厚,從你們給的資料上來看,是完全不可能審核過的。”
羅勝民和張華對視了一眼,張華也確實知道是因為公司太小,沒有數據積累,所以報表不好看。張華趕緊說道:“公司現在營收雖然不高,那是因為公司缺人,我們前段時間才將網絡布到全國,就我知道的來說,公司今年8月到現在才10來天,業務收入都快趕上7月份一個月了。這個月營收達到1800萬應當沒一點問題,按這個月的標準來看,一年也都有2個億的規模了,也不算是小公司啊。”
“如果是這樣的話,確實還有點希望。你們公司可以先將專利申請書交一份到園區,到時我想想辦法看能不能通過,我估計希望還是蠻大的。你們如果信得過我,就先到這邊重新注冊公司,在園區裏將工廠先開起來,到時我去領導那邊周旋,我相信拿到這個政策問題不會太大。”李楊評估了一下,覺得問題不大,加之想到自己今年招商任務還差點,正好可以完成。“你們公司投資規模大概是多少?”
“這個我們還沒評估,估計至少在2個億吧。這邊我們計劃將研發和生產都放過來。”羅勝民也不怕說大話,雖然2個億今年拿不出來,到明年問題就不大了。
“那好吧,我這裏有一份資料,你們準備一下,盡快發給我,我就可以幫你們申請了。”李楊從抽屜裏拿出兩張紙,一張是表格,另一張應當是說明文件。“正事做完了,中午一起吃飯吧?我請客。”
“哪要學長請呀,我來請,到時可以去公司報銷。”張華怎麼也不可能讓李楊請,就找借口說公司可以報,“我們對這邊也不熟悉,學長你找地!”
飯局定在園區邊上的一家小餐館裏,裝修算是平民中檔,屬於那種適合公司裏小規模聚會的地。張華不禁覺得,李楊還是很有心的,作風蠻正派,好感又進了一步,飯桌上雙方喝了點後,氣氛就好得以楊兄,華弟相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