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鴻話音剛落,會議室內就響起了掌聲,對如此有前景的項目,各證券公司更加眼紅了,有好幾位證券公司的員工馬上發短信給上司,請求加大重視力度,增加營銷力度。
“上市的市值公司這邊有沒有什麼要求?”
“我們預計新增發行10%的股份,按20倍PE計算市值至少在400億以上,最終我們的市值可以在10倍PE的情況下穩定在1000億以上。實際上這個是我們最終上市後穩定的市值,對發行時的PE我們公司沒有要求,隻要是能盡快上市即可。”
台下的證券公司人員紛紛討論了起來,各自拿筆照著財務報表以及剛才魏鴻的介紹進行了詳細算,在20分鍾左右慢慢安靜了下來,也沒有人對魏鴻的結論提出異議。
溝通會到此就算結束了,程明作為搶占了先機的人,提前將計劃交給了百靈通,這讓其它證券公司壓力山大,在聽到魏鴻上市,對融資量,費用沒有要求,隻要求盡快上市,讓他們盡快提交計劃書後,便一哄而散趕緊做計劃書去了。
程明交過計劃書後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在會議室裏等了等,等會議室裏人都走完後,程明便找到魏鴻,聊起了最近的新消息。
“我們公司對這個項目是相當重視,專門聚集了專家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從最近的IPO上市要求上來看,其要求呈現以下幾個特點:國家扶持行業、高新技術行業審核成功率高,對財務數值要求進一步降低,如果是西部或貧困縣注冊的企業,還能享受綠色通道,即‘即報即審,審過即發’的特別支持。因此如果要盡快上市的話,我們這邊建議將公司注冊地轉移到西部貧困縣裏,加上我們的運作,一切順利的話應當可以在今年就能上市。”程明說道:“其實我覺得你們沒必要這麼緊著上市,按公司現在的情況上來看,應當不會有資金方麵的困擾吧?晚一兩年上市的話,公司估值會更有優勢,對股東來說也更有利。”
“按張總的意思,我們上市並不是尋求資金,我們現在資金很充沛,可以說是資金在找項目。上市的目的確實並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將公司進行正規化改造,成為一家現代治理方式的企業。因此上市時間越早,對我們來說越有利,企業在小的時候進行改造比大了後改造更加有效率,遇到的問題會更少。我們百靈通無意成為一個家族企業,而是希望成為一個社會企業,能傳承100年的企業。”魏鴻回答道。
程明好像有點不能接受的樣子,一個企業,一個股東不追求自己的利潤最大化,簡單是有點違背常理,現在的上市公司大部門不都是希望通過上市來套現一筆,來放大自己的財富?至於中小股東的權益,還有企業的主營業務的好壞,一年盈利可能在鵬城買一套房都買不起,而公司主營業務一點都不清楚,但卻靠著吹牛畫餅市值能高達上百億,然後在高位減持套現,這些股東才是程明能理解,所經常接觸到的人。至於百靈通這樣的,程明心中暗暗地歸類於傻的類型裏去了,不過也許有一些投資者喜歡這類的傻瓜公司也不一定,傻子遇傻子嘛,隻要他的傭金不少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