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教門人潛修一量劫,個個都憋了一肚子火,猛然之間爆發出了強大的戰鬥力,與佛門之戰幾乎場場獲勝,佛門在東勝神洲的勢力迅速縮水。
消息傳到西方極樂世界,接引、準提怒不可遏,二人遂緊急商量對策。
接引道:“是我們太大意了,通天教主既然歸來,必然要拿我佛門發泄怒火。原該暫避鋒芒,就不會有如此大的損失了。”
準提合什笑道:“道兄此言差矣!通天教主歸來,必然是要與我佛門為難的。一味避之並非上策,還該迎難而上才是。今截教率先發難,我佛門可是被迫應戰,有什麼好擔心的!”
接引聞言歎息一陣,道:“我亦知與截教不能善了!但如今通天教主歸來,截教已然不可小覷,該如何應對才是?”
準提看了看接引,一字字緩緩地道:“道兄,當年我等將截教三千門人帶回西方,宣揚我佛門大法。後老子化胡為佛,多寶如來為小乘佛教教主,釋迦摩尼如來坐鎮靈山。當時通天教主不在,多寶如來自然十分安分,凡事循規蹈矩。但而今,通天教主歸來,以多寶的脾性,恐怕我佛門是留不住他的。他必然要回到截教去參拜通天教主。若果真如此,對我佛門聲望可是一大打擊啊!多寶或許不會刻意對我佛門使壞,但他若走,必將鬧得人心惶惶,再要挽回聲望可就難了!”
接引聞言道:“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準提道:“今既要與截教開戰,則應對多寶或殺或禁,總之不能讓他跑了。釋迦摩尼如來坐鎮靈山,乃是多寶化身,若是有變,我佛門將損失巨大,更不能再讓他統領佛門了。”
接引聞言默默半晌,點頭道:“不想還是要走到這一步!既如此,我當發下符命,招多寶與釋迦摩尼如來來此,便即拿下。”
準提道:“如此甚好!”
當下,接引便命白蓮童子去招多寶與釋迦摩尼如來前來議事。
此時靈山對麵的小乘佛教多寶如來道場之中,多寶如來緩緩睜開眼睛,對坐下兩列數十名弟子道:“我本乃截教通天教主坐下大弟子,奉太上老君之命入佛,本意是要分走佛門氣運。不想受我佛重恩,恩仇糾葛在心,不能決斷,故而有釋迦摩尼如來出世。今佛門氣運將衰,我留此已無用處。想我家老師既已歸來,我自當前往拜見,侍奉左右。佛截兩家交戰,我久留必然遭劫。今當離此而去,再不歸來。你們有願同往的隨我,不願去的留此,我絕不勉強!”
言罷,身化一道金光徑往東去。
坐下弟子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從之而去者十之三四。
眾人駕起金光,直往東去。
忽見前方一朵蓮花升起,花上長出一顆古樹,散發出青蒙蒙的光芒阻住去路。
多寶一見大驚,認得是準提法寶七寶妙樹杖,慌忙合什為禮道:“弟子多寶見過準提聖人!卻不知為何阻住弟子去路?”
隻聽虛空中準提的聲音緩緩地道:“多寶,你乃佛門一方教主。何故擅離職守?欲要何往啊!”
多寶聞言,沉默半晌,突然將身一挺,輕輕除下身上袈裟,搖身換了道門裝束,對著前方七寶妙樹杖打一稽首,歎道:“弟子本為截教門人,當年我教瀕臨滅絕,我被太上老君送來佛門,此實是身不由己,固非我所願!弟子在西方,感念兩位聖人厚恩,一向安分守己,並未有半點對不起佛門之處。更有釋迦摩尼如來統領靈山一眾佛陀菩薩,主持宣揚佛法,大興沙門。一量劫以來,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從無半點徇私,而今佛法傳揚三界,人人皆知我佛威名。佛門對我恩遇親厚之情,我已報答了。但通天教主乃我授業恩師,當年洪荒之中凶險異常,若非恩師將我收入門下、傳我道法,我又豈能有今日?貧道的根在截教!今恩師歸來,我又怎能不前去拜見?”
準提怒道:“自你入我佛門,我對你不可謂不厚!你為小乘佛教教主,本想分走我佛門氣運,我豈不知?即便如此,我亦任由你掌理小乘佛教。還讓釋迦摩尼坐鎮靈山,為大乘佛教之主。如此推誠相待,坦然不疑。即便對毗婆屍等親傳弟子也遠不及你之親厚。通天教主待你未必過此!今何以聽通天歸來之信便即棄我佛門而去?你果真如此薄情寡恩乎!”
多寶聞言,仰天長歎,泣涕俱下,半晌乃慟道:“非我薄情,忘恩負義!實是師恩深重,不得不去。我在佛門,與兩位聖人不過上下職屬關係,又非主從。隻得盡忠職守,弘揚佛法教義,以此報答聖人恩遇之重。我在截教,與通天教主卻是師徒之情。人間尚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之言。何況我等修士,追尋無上大道,三跪九叩的拜師之禮已然許下,豈能一旦有所更改?還請聖人廣開釋義之門,放弟子前去拜見恩師,弟子感激不盡!”